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韩流”冲击等离子彩电

共1条 1/1 1 跳转至

“韩流”冲击等离子彩电

菜鸟
2003-05-12 22:17:37     打赏
【据《信息时报》 (2003.05.12)报道】   国内的产业界近年来受到不少“韩流”的冲击:韩国风格的服装遍及大江南北,急剧升温的网络游戏市场“韩流”天下,而在数码电子领域,三星、 LG、现代等品牌的产品也是纵横四海。最近又有迹象表明,被TCL、长虹、创维、海信等国内彩电企业视为新利润增长点的等离子彩电市场,也可能被三星、 LG等“韩流”厂商进驻攻占。   又有“韩流”袭来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种种迹象表明,三星现在的目标是等离子彩电。据悉,继去年9月份在中国市场推出42P2型号的等离子电视后,三星在四五月间又陆续投放了市场第三代的等离子电视产品—————P3系列(自带高频头)的等离子电视,共计三个型号的新产品。  联想到去年底在天津投产的三星等离子生产线,以及三星高层前段时间放言把三星等离子价格要降低到更具竞争力的价位,意图已然明显。作为全球彩电销量第一和垄断世界等离子屏的六大厂商之一,三星就是要依靠自身国际领先的技术强攻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以弥补以前CRT彩电时代的尴尬。   除了三星外,2003年,几乎所有的韩国家电巨头都有等离子增兵中国的重大计划。 LG公司也早在2001年在沈阳建立了年产3万台等离子电视的生产线,今年10月他们更是拆资7000万美元将在南京建立年产24万块等离子模块的生产基地。很显然,在等离子电视市场中也将遭遇新一轮的“韩流”!   等离子的春天   趋利避害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韩流”看重的是中国等离子电视的巨大发展市场。据专家介绍,等离子彩电越来越受到国内用户的欢迎,有数字显示,2001年全国销量不过3000台的等离子彩电,在2002年的销量就涨到12000台,今年一般的预测为8到10万台,乐观派人士更把市场需求的标杆抬高到15万台以上。   海信电器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吉认为,等离子电视市场的成熟速度出乎意料。他说,等离子彩电大受欢迎原因有三方面: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等离子彩电是这些中高档商品房的时尚配套产品,消费者对等离子的“胃口”肯定大开,需求量大幅增长;其次,等离子彩电技术逐渐成熟有利于产品的普及;最后,消费者最敏感的是价格,随着等离子电视的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价格逐渐走低,更加速了等离子彩电的普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视电声研究所杨秀华教授也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伴随着产品的规模化经营,等离子会成为彩电用户的最好选择。   关键还是技术   彩电业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经历市场化、全球化洗礼的产业,曾经一度被日本厂商独霸的彩电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纷争后被国产品牌重新夺回了领导者的地位。   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流”,以及正在赶来的日本企业,无“芯”的国内彩电厂商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有专家指出,中国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掌握等离子屏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这为日韩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据统计,三星等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占据了等离子电视专利总数的55.15%,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基础专利技术。虽然我国已经拥有165项与等离子电视相关的专利技术,但也只占总数的12.2%。   尽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投产等离子彩电,但其“心脏”等离子显示屏,全世界仅有三星以及松下、 LG、先锋等6家企业有能力生产。因为等离子屏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开发需要人民币15亿元以上。中国彩电企业无力进行如此巨大的投入,所以缺乏对等离子掌控的主动权。由此可见,国内品牌要通过价格战的方式与三星等韩国企业过招似乎难度不小。   TCL集团 TV事业部新闻发言人刘步尘也向记者坦陈技术是制约本土等离子的瓶颈。刘称,目前,国内无一家企业具备等离子屏生产能力,使本土厂家在等离子生产上只能受制于人。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张学斌也表示,因为中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如果掌握等离子屏核心生产技术的韩日企业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等离子屏,出现供需失衡,国内企业对此根本没有灵活调整的主导权,只能干着急。   种种迹象表明,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彩电厂商才能真正与外来的竞争者们在等离子彩电市场中一决高下,只有高精尖的技术才是凌驾于价格之上的“杀手锏”、“护身符”。



关键词: 韩流     冲击     等离子     彩电     市场     三星     企业     电视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