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休闲专区 » 我爱生活 » 24孝(帖完)

共10条 1/1 1 跳转至

24孝(帖完)

菜鸟
2004-02-25 07:55:10     打赏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4235219142.jpg[/upload]
孝傅五世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藥。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宋皇樹坊旌表,賜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
  後人有詩贊曰;
  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
  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4235313708.jpg[/upload] 聞雷泣墓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母親去世後,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刮風下雨听到震耳的雷聲,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兒王裒在這里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有詩頌曰︰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
  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4235426587.jpg[/upload] 棄官奉亲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听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喂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
  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 18:39:07编辑过][/color][/align]



关键词: 帖完    

菜鸟
2004-02-26 01:39:00     打赏
2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7273.jpg[/upload] 懷桔遺亲    東漢時,有一位孝子姓陸名績,字公紀。六歲的時候,去九江拜見表術。袁術拿來桔子招待他。他悄悄把兩個桔子揣到懷里,告別跪拜的時候,桔子掉在地上。袁術責問他為什麼悄悄地揣了兩個桔子。陸績跪著說︰“我母親一向很喜歡吃桔子,我想把它拿回去孝敬母親。”陸績年僅六歲就知道孝敬母親,袁術大為贊美。
  有詩頌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
  袖中懷桔實,遺母報深慈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77503.jpg[/upload] 上書救父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
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714646.jpg[/upload] 孝感动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舜有個弟弟叫象,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听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後人有詩贊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心。

菜鸟
2004-02-26 01:41:00     打赏
3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940373.jpg[/upload] 兄弟争孝 清朝時,長江口外的崇明島上,有吳氏四兄弟,小時候因家境貧困,父母不得已把他們賣給富家為童僕,以求一條生路。他們長大後,個個勤奮節儉,贖出賣身契,回到家鄉,合力蓋起房舍並各娶妻成家。這時,他們已理解當日父母之苦心,故爭相供養父母,以示不忘養育之恩。開始認定每家供養一月。後來,賢惠孝順的妯娌們認為隔三個月才能輪到供養,時間太長了,故改為每家供養一日。以後又改為自老大起每人供養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養父母。席上子孫、兒媳爭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順,真是合家歡樂樂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壽近百歲無病而終。
  詩雲︰
  父母育恩深似淵,不尤被蠰孝猶虔。
  弟兄爭奉酒甘旨,純孝妯娌渾歸賢。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949984.jpg[/upload] 劝姑孝祖 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童養媳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嘆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于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
真是:
  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
  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5173955743.jpg[/upload] 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準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听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藥,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愈。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
  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藥湯;
  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菜鸟
2004-02-26 06:40:00     打赏
4楼
以下是引用又见炊烟在2004-2-25 20:35:00的发言:
找另一半一定要是孝顺的,好多人都这样说。
完全正确 俺还没帖完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6 12:29:25编辑过][/color][/align]

菜鸟
2004-02-28 07:57:00     打赏
5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7235234229.jpg[/upload] 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當父親問她為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父親听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為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
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蠰亦依然;
  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723558337.jpg[/upload] 挨杖伤老 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麼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7235613154.jpg[/upload]
負米养亲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貧窮,時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于路南游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余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鐘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
有詩頌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
  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菜鸟
2004-02-28 08:04:00     打赏
6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01603.jpg[/upload] 卧冰求鲤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
  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為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王祥喜出望外,正準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050506.jpg[/upload] 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載病,湯藥必先嘗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253804.jpg[/upload]
卖身葬父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干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
  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菜鸟
2004-02-28 08:14:00     打赏
7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1042472.jpg[/upload] 笼负母归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于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凶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後人有詩贊曰︰
  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
  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1129741.jpg[/upload] 单衣顺母   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賽用蘆花絮。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麼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里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歡樂。
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upload=jpg]UploadFile/2004-2/200422801223698.jpg[/upload]
鹿乳奉亲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
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菜鸟
2004-03-02 02:27:00     打赏
8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2520813.jpg[/upload] 扼虎救亲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里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親餃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于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于松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2558815.jpg[/upload] 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里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2619469.jpg[/upload]
贼窟救亲    元代,有個叫孫抑的人,家住山西洪洞縣。武宗年間,考上了進士,官為刑部郎中。但因對朝廷不滿,所以辭去官,回去盡力孝奉父母。這時家鄉兵荒馬亂,強盜四起,就想帶雙親往南陽逃避。途中遇賊兵攔路。因勢單力弱,很難保護二親,于是就毅然決定先護送母親脫險。父親在後面被擒。孫抑誓死要救出父親,安頓好母親後,不顧艱難險阻,只身進入土匪巢中,但終因寡不敵眾,反被捉拿。孫抑涕泣哀求,釋放他的父親。匪首看他是個孝子,很受感動,于是就把他的父親釋放了。
  有詩贊曰︰
  文人遇賊似臨淵,求釋老親泣涕連。
  賊感孝誠遂許放,全家安返樂團圓

菜鸟
2004-03-02 02:31:00     打赏
9楼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284046.jpg[/upload] 行乞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听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
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3011442.jpg[/upload] 望雲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
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
  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00431183029449.jpg[/upload]
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
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
  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菜鸟
2004-03-02 02:35:00     打赏
10楼
终于帖完了

共10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