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休闲专区 » 我爱生活 » 奥运金牌,不可承受之重!(ZT)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奥运金牌,不可承受之重!(ZT)

菜鸟
2004-09-02 02:37:19     打赏
中国能用举国体制来夺取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奥运金牌,但怎么就办不好"优先发展"的教育?

美国奥委会主席不无羡慕地说:中国由16000名专职运动员,美国只有1000名左右;中国经费由国家资助,美国经费全部由美国奥委会自筹;中国有与美国一样世界一流地体育训练场地和设施……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四年,国家投入体育训练经费300亿(一所希望小学的造价是20万元左右)。中国政府把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91.4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3.41%(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6%)——摘自《新华网》

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就要花费200亿元,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7亿元,中国夺得一枚奥运金牌的成本为俄罗斯的28倍。这些数字令我等平民百姓触目惊心!

(体操队四年训练费用是八千万。只夺得一枚金牌。一枚金牌八千万。等等。
———德国之声)

今天凌晨,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中国队共赢得了32枚金牌,金牌总数已稳居第二,不仅大大超过了赛前的计划,而且比上届悉尼奥运会还多出四枚。对于这一“巨大体育成就”,举国为之振奋,民族精神得到了彰显,极度脆弱的民族自尊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然而就在举国上下为我国奥运成就而欢欣雀跃之际, 在网络上,“一小撮”人对奥运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弹奏着与“举国狂欢”的“主旋律”相左的不谐音符。

笔者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心情是极其矛盾的:既为中国体育健儿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又更深深地为中国跌入“奥运金牌的陷阱”而担忧,因此也加入了那“一小撮人”中。

我们大都深知军备竞赛的危害,他已经把前苏联无情地拖垮。我国的领导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80年代果断地实施了裁军计划,可谓英明之举。但是,现在我们却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体育军备竞赛”,而这场“军备竞赛”的发起者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中国为夺奥运金牌,可谓“不惜血本”,据有人推算:雅典奥运会备战4年,中国就要花费200亿元,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7亿元,中国夺得一枚奥运金牌的成本为俄罗斯的28倍。这些数字令我等平民百姓触目惊心!

更令人恐惧的是,国家体委的领导人竟公开宣称:“不追求金牌的体育就是失败的体育,我们对于金牌的追求是不计成本的。”

我们再看看近两届奥运会的投资:2000年悉尼奥运会,政府投资3.2亿美元;这次希腊奥运会,预算为33亿美元,实际支出可能高达120亿美元。中国当然应当气魄更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投资预算额为350亿美元,是奥运史上破天荒的最大规模投资,中国的“体育军备竞赛”如今已初见成效:中国不仅实现了赛前制定的金牌总数居“第二军团首位”的目标,而且超过“金牌大户”俄罗斯,跃居第一军团,几乎与头号强国美国并驾齐驱。中国似乎成了“当之无愧”的“体育强国”。

然而稍具理性分析能力的人都应该知道:金牌大国≠体育强国。据著名学者许纪霖介绍:比起中国人狂揽金牌,加拿大人似乎并不关心希腊奥运会,这次金牌总数也仅有3枚,然而加拿大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体育大国。许纪霖先生说:

……我所居住的社区,无论往东、西、南、北,只要步行十来分钟,都有一块绿茵葱葱的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PARK。平时安静得如一湖绿水。一到傍晚或周末,就热闹起来。足球、橄榄球、飞碟赛、棒球?D?D身着鲜艳运动服的年青男女们,一本正经地举行着他们自己的奥运会,一样有正式的裁判,有犀利的哨声?D?D但不会有黑哨,因为没有竞标去争取,一切纯粹是生活中的娱乐。

这些保养得不错的PARK,除了少数几块标明只限于本社区居民外,大部分都对公众开放。每一个人?D?D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它们。人们虽然不关心奥运会,但每天都在运动:划船、滑雪、打球、游泳、跑步。加拿大虽然是一个金牌小国,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体育大国。许先生还连用两个反问句对中国的体育情况做了描述:

然而,咱们中国却刚刚倒过来,奥运会上扬眉吐气,体育却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农村是不必说了,我不知道在那些贫穷的山村里,是否还有一张乒乓台、一个篮球架?即使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都会里,假如你是一介平民的话,又到哪里去打一场球、跑几个圈?几乎所有的公共体育场所,都不向纳税人免费开放……而许多社区俱乐部、小区会所,虽然运动场地和器材一应俱全,但往往收了物业管理费,还要业主去办一张收费的金卡。城市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公园被不断地蚕食,马路上充满了有害的汽车尾气。诺大的都市,连一个理想的跑步空间都难以寻觅。

别看中国在奥运会上“不惜血本”,但在国民的体育上却“精打细算”,许先生说的“许多社区俱乐部、小区会所,虽然运动场地和器材一应俱全”也仅仅是在极少数发达地区可见,在绝大部分地区,“动场地和器材”可是难得的奢侈品。

在事关国民素质的教育投资上,中国更是显示了“勤俭办教育”的精神:九年义务教育提了几十年了,但学费却是一年比一年猛涨,许多农村孩子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只得小小年纪就“弃笔从农”。学费是越收越多,但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却不见多大改善,更有些可怜的孩子在“危房漏房”中读书。对于义务教育,笔者小时侯就听官方和老师解释:“所谓义务教育,就是你们的家长有义务把你们送到学校读书。”喜欢独立思考的我当时就有怀疑:家长必须送孩子读完九年的学业,难道国家就没有义务?读大学后系统了解了其他国家的义务教育情况,才知受了蒙骗。

目前,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准,甚至不如一些非洲小国。这或许是国家“不得已而为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经济水平还不高,只得先“穷教育了”,另外我们不是还需要“体育强国”吗?“体育强国”可是需要巨额投入的。

目前,我们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奥运已经被意识形态化:奥运金牌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不可否认,奥运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国家实力,但那也仅仅是国家实力的一个方面,而且不是主要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随着奥运金牌的获得,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发了民族的凝聚力。于是我们产生了“金牌崇拜”,于是我们对于金牌的追求要“不惜血本”。但是这种靠“金牌崇拜”产生的凝聚力具有可持续性吗?能够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撑吗?

民族精神的支撑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国民素质,要靠教育。如果中华民族的教育上不去,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再多金牌又有何用?

由于几千年来(1949年前)统治者长期愚民政策的影响,也由于我们对教育的不重视,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低下,我们的民族精神正在萎缩,但是某些人却意识不到症结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奥运金牌就像兴奋剂,就像摇头丸,每得一枚金牌,我们的民族都获得了勃兴的快感。

因此我将“金牌崇拜”称之为“摇头丸现象”,每一次吞食一片,吸食者就获得了精神的亢奋。一旦失去这种资源,吸食者将品尝留下的后遗症。

奥运金牌,不可承受之重!望国人(包括各级领导者)警醒。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 18:56:41编辑过][/color][/align]



关键词: 奥运     金牌     不可     受之     中国     国家     体育     我们    

工程师
2004-09-02 17:37:00     打赏
2楼
>>>>然而,咱们中国却刚刚倒过来,奥运会上扬眉吐气,体育却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农村是不必说了,我不知道在那些贫穷的山村里,是否还有一张乒乓台、一个篮球架?即使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都会里,假如你是一介平民的话,又到哪里去打一场球、跑几个圈?几乎所有的公共体育场所,都不向纳税人免费开放……而许多社区俱乐部、小区会所,虽然运动场地和器材一应俱全,但往往收了物业管理费,还要业主去办一张收费的金卡。城市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公园被不断地蚕食,马路上充满了有害的汽车尾气。诺大的都市,连一个理想的跑步空间都难以寻觅。>>>>>
没办法,谁让咱们人多呢,城市里全是人,哪有地方建体育场?就算有地方,那么多人没房子住,还不够盖楼的呢。衣食住行总是排在第一位的。至于体育,那是奢侈的消遣。再说了,就算现有体育场全部免费开放,你还指望能在里面打球吗?还不够人挤人呢。 加拿大是好,可是他们才几个人,地方那么大,当然可以建体育场了。背不住想踢球都找不到人踢,自己玩踮球吧。什么时候偌大的北京市只有100万人口的时候,我们就有足够的地方跑步啦。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