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中国3G互联网的出路在哪里?

共5条 1/1 1 跳转至

中国3G互联网的出路在哪里?

工程师
2008-03-25 12:53:09     打赏

一、3G的发展历史

这两年3G被吹的神乎其神,近似于成为了低迷的中国互联网的救世主了。但是和两年前一样的看法,在徽剑看来,3G的出现会带来一些新的应用,但是对于整个互联网格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3G的历史:

3G手机,俗称第三代手机。一般地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这标志全球化的3G规范标准正式出现了。

其实3G提出来很早,ITU TG8/1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最初命名为FPLMTS(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后在1996年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世界范围内设计上的高度一致性;与固定网络各种业务的相互兼容;高服务质量;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小终端;具有全球漫游能力;支持多媒体功能及广泛业务的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RTT)提出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移动环境:144Kbps,室外步行环境:384Kbps,室内环境:2Mbps)、比现有系统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等基本要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发展大事记

1985年,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概念被提出。

1991年,国际电联正式成立TG8/1任务组,负责FPLMTS标准制订工作。

1992年,国际电联召开世界无线通信系统会议(WARC),对FPLMTS的频率进行了划分,这次会议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订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94年,ITU-T与ITU-R正式携手研究FPLMTS。

1997年初,ITU发出通函,要求各国在1998年6月前,提交候选的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方案。

1998年6月,ITU共收到了15个有关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的候选技术方案。

1999年3月,ITU-R TG8/1第16次会议在巴西召开,此次会议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大格局。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被分为两大组,                即CDMA与TDMA。ITU-R TG8/1巴西会议结束不久,爱立信高通达成了专利相互许可使用协议。

1999年5月,国际运营者组织多伦多会议上30多家世界主要无线运营商以及十多家设备厂商针对CDMA FDD技术达成了融合协议。

1999年6月,ITU-R TG8/1第17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不仅全面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最终规范的详细框架,而且在进一步          推进CDMA技术融合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1999年10月,ITU-R TG8/1最后一次会议将最终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标准的制订工作。

2000年,ITU将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部分标准的制订。

在国内,大量的所谓专家说3G是机遇,举出的理由也是头头是道,但是我们来看段新闻:

“有报道称,最先开始3G服务的日本DoCoMo公司的FOMA到目前为止并不像I-mode一样成功,头8个月仅吸引了约11万订户,分析人士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无线频谱的缺乏导致成本增加,在价格上和ADSL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为此,J-Phone和KDDI决定推迟开通3G服务的时间,以通过ADSL收回他们投入到3G的巨额资金。

而在欧洲,老牌电讯公司如英国电讯和德国电讯在3G牌照的拍卖中负债累累,至今翻不过身来。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预测,全世界3G硬体及许可证的价格总和,将达到3000亿美元。在缴付了巨大的频率许可费之后,欧洲各大移动电讯公司皆因背负巨债而大伤元气,大大影响了他们对3G技术的投资。”

据徽剑掌握的情况,目前就全世界而言,没有一个商用的3G网络是赚钱的。同时也没有一个依附在3G基础上发展的互联网项目是成功的。

当然对于比如华为中兴摩托罗拉这些硬件制造厂家来说,3G肯定是机会。但是对于运营商和指望靠3G应用来运营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并不是好事情。

二、3G的竞争者和3G的问题

在3G起步之际,另一个可以说是他的孪生兄弟---无线局域网正在悄悄壮大。有人这样评价:“无线局域网是固定局域网的一种延伸。没有线缆限制的网络连接。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与有线局域网一样。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是灵活性和移动性,简单的点对点技术,基础架构网络提供分布式的数据连接和漫游,与有线局域网相当的功能,但没有线缆的限制,有效局域网的有效延伸,便携式局域网,容易设置(会议室,小型办公室等)”。

3G的特点是一是无线化,也就意味不用去安装网线,使用时方便;二是所谓的速度快,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再看无线局域网的特点一是有限范围的无线化,在一些方便安装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可以安装。比如办公室、家庭、酒店,甚至咖啡厅、火车、轮船等地方。二是速度更快,公认的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b的速率是11M/s,而且是在不断提高。从理论上讲,假如使用光作为有限范围的无线局域网通讯,那么意味无线局域网完全具备光缆的传输速率。

有线局域网的传输特点一是比较固定,在一些合适的地方才可安装,比如办公室、家庭、酒店等比较固定的场所。二是速度特别快,只要接上光缆,理论上可以超过1G甚至更高。

下面一张表,可以很好的描述

对比后我们会发现,如果就使用方便性来说,手机上网除了在汽车上、户外等地方比较方便而已,其他地方相比下,都不如无线局域网和固定宽带。(备注:如果采用更高频率比如红外或者可见光,在飞机上实现无线局域网就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了。)

有人说无线局域网只是一个局域接入技术,不能用于广域覆盖,不能支持高速移动。因此无线局域网与广域移动技术之间主要体现为一种互补的关系,尽管它们可能在边缘上竞争。

在徽剑看来,这看法大错特错,无线局域网与3G并不是在边缘上竞争。而恰好是在3G自认为的优势的地方给予了3G最大的打击。无线局域网是有限范围的移动,但是和3G一样,那里有基站,那里也有信号。网通正在力推"无限伴旅"的无线局域网项目,声称要用无线局域网覆盖其CNCConnected项目中的1400多家高级写字楼,并且做到"一个账号,走遍全国,甚至全球"。目前来说,在解决"热点"地区无线宽带上网的问题上,无线局域网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网络基础和技术,无论在速率、成本、业务、终端方面,无线局域网有很多3G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比3G更好地满足需求。

无线局域网一大特点是安装简单,比如餐厅等地方,只要安装了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徽剑相信,过了几年后,全国各地大小餐厅咖啡厅酒吧等地方估计都有无线局域网了。这个时候您是愿意使用速度更快的无线局域网还是所谓的3G呢?

尽管有人对是否需要更高的带宽表示怀疑,无线局域网可以在保证带宽的前提下,成本大大底于3G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就意味更高的用户体验。

也许有人会说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城域网,都不能在快速移动中获取数据,这时候就开始显示出3G的优势。但问题是有几个人会在相对基站高速移动的过程中上网、处理公务呢?

有评论就指出假“如一个消费者在高速行驶的车上可以通过2.5G的手机打电话和收发e-mail,在机场、加油站、宾馆可以通过PDA或者笔记本下载视频,那么谁愿意再来使用3G的服务?”

有人会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3G也会不断提高速度和用户体验,徽剑在此提醒这种想法的人士,无线局域网不需要在全方位上跟3G竞争,只需要抢占比如酒店、餐厅、甚至公园、小区等地方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太大的移动性。而且无线局域网完全可以向红外、可见光等范围的频率利用起来。这时可以利用的带宽是3G难以望其项背的,仅就目前技术而言,假如无线局域网通过红外连接,完全可以达到1000M/s以上。

网通首席科学家侯自强认为大蜂窝的覆盖半径是0.5公里,一个扇区可能要覆盖几平方公里,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达到很多用户共享几兆比的速率,并不是很现实。他说最近无线局域网的兴起,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半径只有几百米,可以支持高速率移动互联网。

3G的另一个“引以为傲”的地方是所谓的终端方便,即拿个3G手机就可以用。不可否认,对于一部分没有电脑的人来说,手机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再来看另外一部分也是未来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电脑有手机,那么我们来对比下手机和电脑的应用。

下面再看就应用范围而言,手机(含PDA)和PC机(含笔记本)对比

我们会发现除了聊天方便外,手机(含PDA)就只剩下小游戏和一些小应用方便了。

手机确实方便,但是界面太小,即使是所谓的大屏幕手机。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很多应用,有人憧憬在3G时代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看世界杯,中国移动副总鲁向东说,"究竟有谁愿意坐在车里用手机看世界杯?我想只怕没几个人,如果真有人想尝试的话,只怕(在手机上)连球都找不到。”

在徽剑看来,还有一点那就是PC机(笔记本)体积大,意味在同样技术条件下,它的功能可以更强大,安装更大型的软件,结合大屏幕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三、运营商的问题和常见的对策

前面说了涉及到技术的问题,下面来看看运营商的问题。在徽剑看来,运营商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核心两个表现基本点”,一个核心是运营商自己利益至上,两个表现点一是话费,二是试图垄断移动平台。

一个基本点大家都很好理解,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两个表现点上面,话费大家很好理解,就是运营商为了自己的利用,试图在通信费用上把自己利益最大化。

据有关报道,在日本,3G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视频应用,不过用户观看1分钟视频就需要花40元人民币,以这样的价格,不管3G标榜自己的技术有多么先进,真正要让消费者接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中国,为了近于零成本的漫游费问题都讨论了多少年,而在数据通讯费用上,哪个运营商不是想办法最大限度多收?你能指望他轻易降下来?而无线局域网,可以跟固定网络衔接,其成本极低。

徽剑在这里指出,由于网络条件下,使用VOIP网关网络电话,远比目前移动电话便宜,在3G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手机网络电话,这对于移动等运营商的利益是个巨大打击,恐怕没人天真到以为运营商会坦然接受吧?

再试图垄断网络内容上,这点中国移动尤为搞笑,看看中国移动这一两年的举动,整个一个完全介入网络内容运营上面来了,什么都要插一杠子。整天想着所有用手机上网的人,都只上中国移动的网站或者说是被移动控制的网站,面对这样思维的网络运营商,你还有什么指望?

有人会说,可以跟移动合作来赚钱,徽剑在这里提醒一下,看看这一两年SP的遭遇就知道了,当你内容和赢利途径都被控制的时候,基本上3G内容提供商就是现在的SP。他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跟中国的运营商合作,捞点钱是可以的,但是想做长久生意,那是一个白天做的梦。

四、目前提出的3G商业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下目前提出的3G商业应用,有专业人士总结出来这么几类应用:

第一类是“通信类业务”:“通信类业务通常包括基础话音业务、视像业务,以及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即时通信的相关业务。视像业务是3G时代的最引人关注的业务之一。通过3G终端的摄像装置以及3G网络高速的数据传输,电话两端的用户可以看见彼此的影像,从而实现对话双方的“面对面”实时交流。3G的高带宽使3G终端与互联网的视频通话成为可能。互联网用户只要拥有宽带网络及计算机视频通话软件,就可以与3G用户进行网上视频通话。”

徽剑点评如下:从技术发展的理论上说,是这样,但是这种应用意味什么?意味出现了网络化的通讯工具,也就是跟VOIP网络电话差不多,这种业务出来意味着抢了运营商的饭碗。中国移动连腾讯的短信聊天功能都要取消,还指望他会容许这种可以取代语音通讯的功能存在?

第二类,“娱乐类业务”:“与现有的手机娱乐业务多半依靠文字类的短消息传递相比,3G的娱乐类业务称得上“声色俱佳”。通过3G网络,用户能够以2.4Mbit/s欣赏最新的歌曲、音乐电视和电影,更可以查找喜欢的歌手,尽情点播喜欢的歌曲和电影。目前,在欧洲和亚洲等地的3G服务中,游戏和实时体育广播是最受用户欢迎的服务。比如韩国运营商目前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用户直接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接收到数十个电视台的节目内容。通过采取包月的收费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以韩国的经验来看,使用CDMA2000 1x EV-DO业务的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数据服务,在于下载音乐视听、观看电视节目、下载影音短片等。”

徽剑点评如下:这种其实只不过是目前网上娱乐的手机版而已,比如下载,迅雷绝对可以插一缸子,比如手机搜索,百度和谷歌做的话绝对比单纯做手机搜索的好。其它音乐、视频也是如此,对于视频徽剑特别指出一个关键,那就是手机屏幕太小,稍微小一点的影像都看不清楚。最起码手机屏幕要的像移动数码DVD那种大小,但是那样一来,那就不是手机,而是掌上电脑了。

第三类业务:“资讯类业务”:“由于3G网络的大容量与高速率,3G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讯类业务大多摆脱了2G时代的纯文字内容,更多地是通过视频、音频来实现资讯内容的实时交互性传达。现在的3G服务不再只是单纯地提供财经资讯,更多地是针对财经消息加以分析,提供与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和评论,辅以图表分析和投资组合,让用户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理财专家的建议。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获取移动银行、电话簿、交通实况、黄页、票务预订、餐馆指南、机票信息、字典服务、城镇信息、FM收音信息、烹饪查询、赛马等信息,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徽剑点评:这些目前的资讯网站都可以用手机浏览,现在的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还有一些业务如用手机收邮件,徽剑以为至于要那么急吗?难道等几个小时到办公室或者回到家都不行吗?

手机屏幕的先天缺陷,决定了在手机上视频应用给用户的体验感觉会很差,像前面说的那样:看足球都找不到球,更不要说兵乓球之类的了。

事实上,3G最大的优势在于手机这样的便携终端,而这样的便携终端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积小,屏幕小,比如一个网页,PC机上一个屏幕就看完了,而手机上要看半天,用户体验自然不言而喻。

总之,在徽剑看来目前提出的各种3G应用,只不过是手机版的互联网而已,仅此而已,现在那些跳得很欢的所谓移动互联网公司,只不过是把传统互联网的业务移植到手机上而已,一旦传统互联网企业介入手机领域,徽剑敢说十之八九都要关门。

五、未来的出路

徽剑以为,任何从事3G的人士都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3G只不过是比现在的手机上网快了点,在互联网方面的任何应用,都只不过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而已,规则没有两样的。

第一,3G并不能带来多少“及时性”的应用,比如视频聊天,且不说视频聊天等于给自己加了个随身的监控器,你在外面泡酒吧,你老婆打过来敢不敢接的问题,最关键是抢了运营商的饭碗,大家都用移动网络,那么他的电话费从那里去挣?

至于有人认为,比如可以用视频、拍照手机拍摄突发事件,然后上传到博客里面,有这种想法的人,徽剑以为应该去接受政治教育,全国网站新闻牌照都没几家有,你还想这样做?没几天就关门了。

第二,3G不会给用户带来多少“高速”用户体验,因为固网和无线局域网比他们快得多,最关键的是成本问题,对于用户来说每月100-200元就可以享受到1-3M的包月固网体验,外出时甚至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无线局域网的体验。这时3G有什么意义?

没有多少用户会用到“高速”环境下的互联网。而且真正高速3G也不行(比如在飞机上)。

第三,固网是因为运营商当初没发觉数据业务会对他的其他业务形成冲击(比如网络电话),而移动运营商看得清清楚楚,徽剑在此预言:各种3G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每一步都会被移动运营商压榨。

无线局域网是成千上网的用户自己建立的(买个无线路由器接固网上),不像3G需要很高的建设成本的,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大多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客户,而免费提供的,3G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也许有人会说,在你看来,出路在哪里?

徽剑以为,将来3G与具体的一些终端设备捆绑,建立移动终端应用,比如建立3G查询的GPS,比如建立3G联系的随身病情监控器。等等。这块应用既不冲击运营商的利益,又能拓展市场。还符合了3G的优势,比如高速条件下的数据传输。这种应用可以做的很低成本,

同时建立与手机对应的小应用,比如手机小游戏、手机联网小游戏,手机小的其他功能等。这样一来,适合了手机小应用的强项。

针对一些很便捷使用的功能比如问路等之类,建立查询系统。

徽剑以为有一块市场不小,那就是针对青少年的好奇心,开发基于3G应用体验的产品,比如建立第一时间下载某某明星歌曲之类的应用,这一块的重点在于猎奇而已。

未来3G终端要想有大的突破,唯一出路就是搞双模、甚至三模终端。把3G和无线局域网、固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3G才能活下去。




关键词: 中国     互联网     出路     在哪里     但是     徽剑     应用     手机    

高工
2008-03-25 13:06:28     打赏
2楼
没戏~~~~~~~~~~~~~~~~~~~~~~~~~~~~~~~~~~~~~

浪费老百姓的钱而已!

工程师
2008-03-26 16:18:47     打赏
3楼
据说中国移动马上就要在7个城市放号了

工程师
2008-03-26 17:28:29     打赏
4楼

期待ING


菜鸟
2008-03-27 12:31:40     打赏
5楼
把3G和无线局域网、固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3G才能活下去。


中国移动为了自己的GPRS利益,硬是把国内行货手机的WIFI阉割掉了。

共5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