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它宣扬“十二因缘”,认为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而且处于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当中,只有信佛悟道才能得以“超生”,即超越生死轮回。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与中国固有的本土思想文化(其中主要是指儒道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两晋时期,已有将神仙道教与儒家名教联系起来的倾向,如葛洪《抱朴子》:“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一时期,儒道杂糅的玄学盛行,佛教般若学也得以依附于玄学(道)而大兴,并逐渐形成了佛教般若学派的“六家七宗”。这一时期的玄佛合流实际上已初具三教融会的意义。南北朝时期,三教关系进一步展开,佛教在三教关系中进一步发展。南朝齐顾欢的《夷夏论》引起了佛道之间的一场激烈的大争论,北朝佛道之间的争论主要不在理论而在政治上的斗争,甚至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期的两次灭佛事件。而这一时期,三教融合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刘宋时期的隐士
宗炳著《明佛论》,认为“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从社会教化的角度提出了“三教一致”论。到了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进入了三教合流的新时期。唐朝建国之初,汲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思想领域则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以调和三教的矛盾,发挥它们各自的社会作用。
由于朝廷的支持,佛教在社会上更加广泛地流行起来,寺院经济空前发展,佛学研究空前繁荣。隋唐时期,三教的尊卑显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钳制,统治者对儒、道、佛采取了分别利用的态度。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因此,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儒、佛、道逐渐形成了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之间政治、经济和理论上的矛盾争论虽然一直不断,但三教融合的总趋势却始终未变。隋代文帝、炀帝皆偏嗜佛教,使之在有隋一代较儒、道二家有了最大的发展,但出于政教目的,也施行调和三教的策略。
以唐代为例最初,赵兰坪根据日人著作编译的《中国哲学史》唐代部分,仅寥寥数页说到韩愈与李翱,外加一个别出心裁的道教之谭峭,渡边秀方《哲学史》唐代部分也同样以佛教为主,其他只有韩愈和李翱。钟泰《中国哲学史》则在重点讲了“隋唐佛教之宗派”后,也是以韩、李为主,仅仅以数页篇幅捎带了柳宗元和刘禹锡。而冯友兰《哲学史》也是以《隋唐的佛学》两章为主,以韩愈、李翱以及“道学”先驱思想中的佛道影响为辅,来建立这一时期哲学史的系谱的。范寿康《通论》同样如此,他干脆把隋唐哲学称为“佛学”,说(隋唐)思想界完全受着佛教的支配……(儒家)只出了一个韩愈一个李翱。显然,从这一叙事脉络的来源上看,以上关于唐代哲学或思想的论述,除了《道统》说留下的线索之外,显然只是加上了符合“哲学”意味的“佛学”(偶尔还有“道教”)因为在“哲学”的尺度下,只有佛学是这个唐代最有资格被书写的哲学史内容。隋唐时期流行的主要宗派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从宋代以前三教关系的发展来看,早期的“三教一致”论主要强调的是三教皆有裨于社会教化的功用,即所谓的“习善共辙”、“劝善义一”,很少实质性的三教思想义理上的融会; 唐代的“三教鼎立”、“三教融合”则是三教各成体系,立足本教以融通外教,从而充实、发展本教的思想,三教尚处于兼而未融的状态。对此,余英时先生做了如下概括: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仍与基督教在西方中古文化中所取得的绝对的主宰地位有别。六朝隋唐之世,中国诚然进入了宗教气氛极为浓厚的时代,然而入世教( 儒) 与出世教( 释) 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道教也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故中国中古文化是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三教真正的融会、合一是在宋元明时期完成的。
入宋以后,儒、佛、道三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而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宋代实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政治,实际上也就是以儒术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对于释、道两家,宋代帝王也不予排斥,而是从政教目的出发予以提倡、利用,使三教并行不悖,各为所用。
建隆元年( 960) 六月,初登帝位的宋太祖即发布诏令:“诸路寺院经显德二年当废未毁者听存,其已毁寺所有佛像,许移里存留。”乾德五年( 967) ,他再度下诏重申: “应诸郡有铜像处,依旧存留。”这表明,新兴的赵宋王朝已开始改变北周世宗以来对佛教的抑制政策,佛教有了兴复之转机。太宗即位之初,即刻《礼记·儒行编》遍赐臣下,希望他们能够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治理朝政,但他又“素崇尚释教” 。端拱二年( 989),开宝寺宝塔建成,太宗令直学士院朱昂为撰塔铭,并告诫曰:“儒人多薄佛,向中竺僧法遇乞为本国佛金刚座立碑,学士苏易简为之,指佛为夷人,朕恶其不逊,遂别命制之,卿宜体此意。”。太平兴国八年( 983) 十月,太宗以新译佛经五卷示宰相,并阐述了自己对佛教的认识: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达者自悟渊微,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究宗旨。凡为君治人,即是修行之地,行一好事,天下获利,即释氏所谓利他者也。……为君者,抚育万类皆如赤子,无偏无党,各得其所,岂非修行之道乎? 虽方外之说,亦有可观者。卿等试读之,盖存其教,非溺于释氏也。
太宗不反对佛教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看到了其“有裨政治”的作用,所以他告诫臣子们,可以“存其教”,但不能“溺于释氏”。
大致说来,在三教关系上,古代帝王大都持一种调和的态度,并不刻意排斥某教。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三教并非是等量齐观的,他们不是三教无差别论者。作为最高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是其首先予以考虑的,所以用于“治世”的儒家学说总是优于释、道两家而被放在首选的位置; 对于释、道,则一方面扶持、利用,一方面又加以限制、约束。这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宋太宗一面鼓励臣子们读佛教书籍,一面告诫他们不要“溺于释氏”。高宗也曾说: “朕观昔人有恶释者,欲废毁其教,绝灭其徒; 有善释氏,即崇其教,信奉其徒,二者皆不得其中。朕于释氏,但不使其大盛耳。” 这是高宗的由衷之言,也是宋代帝王( 甚至是三教并存以来的历代帝王) 对待释、道两教的基本态度。
回复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换取逻辑分析仪】-硬件SPI驱动OLED屏幕被打赏36分 | |
Let'sdo第3期任务合集被打赏50分 | |
换逻辑分析仪+Verilog三态门被打赏27分 | |
换逻辑分析仪+Verilog多输出门被打赏24分 | |
【分享评测,赢取加热台】使用8051单片机驱动WS2812被打赏40分 | |
【换取逻辑分析仪】rtthread添加RRH62000传感器驱动-基于野火启明6M5被打赏48分 | |
换逻辑分析仪+Verilog多输入门被打赏27分 | |
【换取逻辑分析仪】基于ESP32和LVGL的音频数据动态显示系统被打赏48分 | |
与电子爱好者谈读图四被打赏50分 | |
Let‘s do 第三季 [电子测光表] 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成果展示被打赏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