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休闲专区 » 我爱生活 » djslc的2012阅读记录【2013年1月7日晚更新一节】

共58条 6/6 |‹ 1 2 3 4 5 6 跳转至
高工
2013-01-07 19:52:25     打赏
51楼
在你列出的列表前面第一个,专科生

高工
2013-01-07 20:01:02     打赏
52楼
2013年1月7日 好久没更新了,今天下午把毕业论文搞定了,更新一节。关于《中国思想史》里面本人最敢兴趣的宗教方面的一个小点的杂写,随便乱写的,只是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读书笔记里面提到的重点我把他拓展开来写。更新开始:

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它宣扬“十二因缘”,认为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而且处于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当中,只有信佛悟道才能得以“超生”,即超越生死轮回。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与中国固有的本土思想文化(其中主要是指儒道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两晋时期,已有将神仙道教与儒家名教联系起来的倾向,如葛洪《抱朴子》:“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一时期,儒道杂糅的玄学盛行,佛教般若学也得以依附于玄学(道)而大兴,并逐渐形成了佛教般若学派的“六家七宗”。这一时期的玄佛合流实际上已初具三教融会的意义。南北朝时期,三教关系进一步展开,佛教在三教关系中进一步发展。南朝齐顾欢的《夷夏论》引起了佛道之间的一场激烈的大争论,北朝佛道之间的争论主要不在理论而在政治上的斗争,甚至出现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期的两次灭佛事件。而这一时期,三教融合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刘宋时期的隐士

宗炳著《明佛论》,认为“孔、老、如来,虽三训殊路,而习善共辙”,从社会教化的角度提出了“三教一致”论。到了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进入了三教合流的新时期。唐朝建国之初,汲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思想领域则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以调和三教的矛盾,发挥它们各自的社会作用。

由于朝廷的支持,佛教在社会上更加广泛地流行起来,寺院经济空前发展,佛学研究空前繁荣。隋唐时期,三教的尊卑显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钳制,统治者对儒、道、佛采取了分别利用的态度。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因此,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儒、佛、道逐渐形成了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之间政治、经济和理论上的矛盾争论虽然一直不断,但三教融合的总趋势却始终未变。隋代文帝、炀帝皆偏嗜佛教,使之在有隋一代较儒、道二家有了最大的发展,但出于政教目的,也施行调和三教的策略。

以唐代为例最初,赵兰坪根据日人著作编译的《中国哲学史》唐代部分,仅寥寥数页说到韩愈与李翱,外加一个别出心裁的道教之谭峭,渡边秀方《哲学史》唐代部分也同样以佛教为主,其他只有韩愈和李翱。钟泰《中国哲学史》则在重点讲了“隋唐佛教之宗派”后,也是以韩、李为主,仅仅以数页篇幅捎带了柳宗元和刘禹锡。而冯友兰《哲学史》也是以《隋唐的佛学》两章为主,以韩愈、李翱以及“道学”先驱思想中的佛道影响为辅,来建立这一时期哲学史的系谱的。范寿康《通论》同样如此,他干脆把隋唐哲学称为“佛学”,说(隋唐)思想界完全受着佛教的支配……(儒家)只出了一个韩愈一个李翱。显然,从这一叙事脉络的来源上看,以上关于唐代哲学或思想的论述,除了《道统》说留下的线索之外,显然只是加上了符合“哲学”意味的“佛学”(偶尔还有“道教”)因为在“哲学”的尺度下,只有佛学是这个唐代最有资格被书写的哲学史内容。隋唐时期流行的主要宗派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从宋代以前三教关系的发展来看,早期的“三教一致”论主要强调的是三教皆有裨于社会教化的功用,即所谓的“习善共辙”、“劝善义一”,很少实质性的三教思想义理上的融会; 唐代的“三教鼎立”、“三教融合”则是三教各成体系,立足本教以融通外教,从而充实、发展本教的思想,三教尚处于兼而未融的状态。对此,余英时先生做了如下概括: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仍与基督教在西方中古文化中所取得的绝对的主宰地位有别。六朝隋唐之世,中国诚然进入了宗教气氛极为浓厚的时代,然而入世教( 儒) 与出世教( 释) 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道教也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故中国中古文化是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三教真正的融会、合一是在宋元明时期完成的。

入宋以后,儒、佛、道三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而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宋代实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政治,实际上也就是以儒术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对于释、道两家,宋代帝王也不予排斥,而是从政教目的出发予以提倡、利用,使三教并行不悖,各为所用。

建隆元年( 960) 六月,初登帝位的宋太祖即发布诏令:“诸路寺院经显德二年当废未毁者听存,其已毁寺所有佛像,许移里存留。”乾德五年( 967) ,他再度下诏重申: “应诸郡有铜像处,依旧存留。”这表明,新兴的赵宋王朝已开始改变北周世宗以来对佛教的抑制政策,佛教有了兴复之转机。太宗即位之初,即刻《礼记·儒行编》遍赐臣下,希望他们能够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治理朝政,但他又“素崇尚释教” 。端拱二年( 989),开宝寺宝塔建成,太宗令直学士院朱昂为撰塔铭,并告诫曰:“儒人多薄佛,向中竺僧法遇乞为本国佛金刚座立碑,学士苏易简为之,指佛为夷人,朕恶其不逊,遂别命制之,卿宜体此意。”。太平兴国八年( 983) 十月,太宗以新译佛经五卷示宰相,并阐述了自己对佛教的认识: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达者自悟渊微,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究宗旨。凡为君治人,即是修行之地,行一好事,天下获利,即释氏所谓利他者也。……为君者,抚育万类皆如赤子,无偏无党,各得其所,岂非修行之道乎? 虽方外之说,亦有可观者。卿等试读之,盖存其教,非溺于释氏也。

太宗不反对佛教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看到了其“有裨政治”的作用,所以他告诫臣子们,可以“存其教”,但不能“溺于释氏”。

大致说来,在三教关系上,古代帝王大都持一种调和的态度,并不刻意排斥某教。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三教并非是等量齐观的,他们不是三教无差别论者。作为最高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是其首先予以考虑的,所以用于“治世”的儒家学说总是优于释、道两家而被放在首选的位置; 对于释、道,则一方面扶持、利用,一方面又加以限制、约束。这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宋太宗一面鼓励臣子们读佛教书籍,一面告诫他们不要“溺于释氏”。高宗也曾说: “朕观昔人有恶释者,欲废毁其教,绝灭其徒; 有善释氏,即崇其教,信奉其徒,二者皆不得其中。朕于释氏,但不使其大盛耳。” 这是高宗的由衷之言,也是宋代帝王( 甚至是三教并存以来的历代帝王) 对待释、道两教的基本态度。


助工
2013-01-07 20:23:02     打赏
53楼
好奇这位mm是哪里人

院士
2013-01-09 22:53:52     打赏
54楼
仓央嘉错的诗 我觉得是真美啊~~

院士
2013-01-10 11:17:00     打赏
55楼
djslc,出本书吧

工程师
2013-01-17 10:23:15     打赏
56楼
红楼梦这本书,我有,但是没有读。

工程师
2013-03-01 15:46:00     打赏
57楼

久仰大名!

很是赞叹你的丰厚人生。


助工
2013-03-19 16:40:26     打赏
58楼
真的是文艺青年呀!大学看书的少,看名著的就更少,能看懂这就很厉害啦,还能写出这么有文采的读后感,佩服

共58条 6/6 |‹ 1 2 3 4 5 6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