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活动中心 » 板卡试用 » 我想要一部加热台+多合一调试工具

共6条 1/1 1 跳转至

我想要一部加热台+多合一调试工具

菜鸟
2025-02-17 20:08:42     打赏

多合一设计工具中集成TTL、RS232、RS485以及串口等功能,可以满足多种通信需求,在硬件开发和调试中非常实用。


功能概述

TTL电平转换:

支持TTL电平的信号转换,适用于微控制器(如单片机、ARM等)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TTL电平一般为3.3V或5V,具体取决于微控制器的供电电压和接口标准。

RS232接口:

提供标准的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用于与具有RS232接口的设备进行通信。

RS232接口采用负逻辑,逻辑“1”为-3V至-15V,逻辑“0”为+3V至+15V(实际使用中,这些电压值可能因芯片和电路设计而异,但通常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RS485接口:

支持RS485差分通信协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RS485接口通常用于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可以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串口通信:

提供串口通信功能,支持多种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设置。

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进行调整,以实现兼容性和通信稳定性。

USB输出:

提供USB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USB接口通常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方便用户进行连接和使用。


USB转TTL/RS232工具:

采用CH340E芯片作为USB-TTL芯片,实现USB到TTL电平的信号转换。

采用MAX232芯片作为TTL-RS232芯片,实现TTL电平到RS232电平的信号转换。

提供两路USB-TTL-RS232转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TTL或RS232接口进行通信。

该工具适用于单片机、ARM等微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USB转485四合一转换器:

集USB转RS485、RS422、RS232、TTL及5V电源输出于一体。

可以方便地将单片机、ARM等微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实现现场数据收发。

5V电源输出可以为连接的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方便用户进行调试和使用。


图纸:

PCB3D图:

image.png

原理图:

USB2.0转接头:

image.png

USB 接口部分

MicroXJN:这是一个 Micro - USB 接口。引脚 1 连接 VBUS,用于提供 5V 的电源;引脚 2 连接 D - ,引脚 3 连接 D + ,它们是 USB 数据传输的差分信号线,用于在设备和主机之间传输数据;引脚 4 连接 ID(在 OTG 设备中用于区分主机和从机角色,但在简单的 USB 设备中可能悬空或有特定连接);引脚 5 连接 GND,提供接地。

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R7 和 R8(33R):这两个 33 欧姆的电阻是串联在 D - 和 D + 信号线上的。它们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确保 USB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减少反射和信号失真,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C10(100nF):连接在 VCC( + 5V)和地之间,是一个去耦电容。它的作用是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R32(1M):一端连接 ID 引脚,另一端接地。在 OTG(On - The - Go)应用中,该电阻用于配置设备的角色(主机或从机),但在一些非 OTG 的 USB 设备中可能只是起到下拉的作用。

SL2.1s 芯片部分

引脚功能:

DM1 - DM4 和 DP1 - DP4:这些引脚是 USB 数据的输入输出引脚,用于与外部 USB 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芯片内部可能包含数据处理和协议转换等功能模块,将 USB 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和转换。

UDP:可能与 USB 的特定功能或协议相关,具体功能需要参考 SL2.1s 芯片的数据手册。

XIN 和 XOUT:通常连接一个晶体振荡器(图中未显示完整连接),为芯片提供时钟信号,使芯片内部的电路能够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工作。

VDD5、VDD18、VDD33:分别是 5V、1.8V 和 3.3V 的电源输入引脚,为芯片内部不同的电路模块提供合适的电源电压。

VSS:接地引脚,为芯片提供电气参考点。

整体工作流程

当 USB 设备通过 Micro - USB 接口连接到主机时,VBUS 提供 5V 电源,使芯片和整个电路通电。D - 和 D + 线上的差分信号携带 USB 数据,经过电阻 R7 和 R8 的阻抗匹配后进入 SL2.1s 芯片。芯片利用内部的功能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协议解析、数据转换等,同时通过 XIN 和 XOUT 引脚连接的晶体振荡器提供的时钟信号来协调内部电路的工作时序。C10 等电容保证电源的稳定性,以确保芯片能够正常工作。处理后的数据再通过芯片的相应引脚输出,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


CH340E原理图:

image.png

CH340E 芯片

CH340E 是一个 USB 总线转接芯片,可实现 USB 转串口等功能,常用于将 USB 接口的设备连接到串口通信系统中。

单个 CH340E 芯片电路工作原理

USB 接口连接:

DP1 和 DM1:它们是 USB 的差分数据线,分别连接到 CH340E 芯片的 UD + 和 UD - 引脚。DP1(D + )和 DM1(D - )用于传输 USB 数据信号,通过 R9 和 R10 两个 33 欧姆的电阻进行阻抗匹配,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反射和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电源和去耦:

VCC 引脚(引脚 7):连接 + 5V 电源,为芯片供电。

C13 和 C14(100nF):是去耦电容。C13 连接在 V3 引脚(引脚 10)和地之间,C14 连接在 VCC 引脚和地之间。去耦电容的作用是滤除电源上的高频噪声,为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芯片工作的稳定性。

串口信号输出:

RXD 和 TXD 引脚(引脚 9 和 8):分别是串口接收和发送引脚。RXD 用于接收外部串口设备发送的数据,TXD 用于向外部串口设备发送数据。R3 和 R4(33R)是串联电阻,可能用于对串口信号进行适当的阻抗匹配或限流等处理,然后连接到外部的 RXD1 和 TXD1 引脚,实现与外部串口设备的通信连接。

流控制引脚:

RTS# 和 CTS# 引脚(引脚 4 和 5):在一些串口通信应用中用于硬件流控制,图中它们接地,表明在此电路中可能未使用硬件流控制功能。

两个 CH340E 芯片的整体作用

图中有两个 CH340E 芯片(U4 和 U6),它们各自独立地将 USB 接口转换为串口接口。U4 芯片将 USB 的 DP1 和 DM1 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 RXD1 和 TXD1,U6 芯片将 USB 的 DP3 和 DM3 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 RXD2 和 TXD2。这样可以实现将两个 USB 接口分别转换为两个独立的串口接口,便于连接不同的串口设备,扩展了设备的串口通信能力 。


485原理图:

image.png

主要元件

SP3485EN - L/TR:这是一款 RS - 485 收发器芯片,用于实现 TTL 电平与 RS - 485 电平之间的转换,支持半双工通信模式。

1N4148WS:两个 1N4148WS 是肖特基二极管,起保护作用。

R12、R14、R16:均为 33Ω 电阻,起到限流和阻抗匹配的作用。

R11、R17:为 10KΩ 电阻,是上拉和下拉电阻,用于稳定 RS - 485 总线的电平。

C16:100nF 的电容,是去耦电容,用于滤除电源上的高频噪声。

工作原理

电源和去耦:

芯片的 VCC 引脚(引脚 8)连接 + 3.3V 电源,为芯片供电。

C16 连接在 VCC 引脚和地之间,起到去耦作用,确保电源稳定,减少电源噪声对芯片工作的影响。

数据接收:

当 RS - 485 总线上有数据传输时,差分信号通过 A(引脚 6)和 B(引脚 7)进入 SP3485EN - L/TR 芯片。

芯片内部的接收电路将差分信号转换为 TTL 电平,并通过 RO 引脚(引脚 1)输出,然后经过 R12 连接到外部的 RXD2 引脚,供后续电路接收数据。

数据发送:

外部电路的 TXD2 引脚的数据信号,经过 R16 和 D5(1N4148WS 二极管)后连接到芯片的 DI 引脚(引脚 4)。

同时,TXD2 信号还通过 D4(1N4148WS 二极管)和 R28 连接到 RE_485 信号端。当 TXD2 为高电平时,RE_485 信号变为高电平,使芯片的 DE(发送使能)和 RE#(接收使能)引脚有效,芯片进入发送模式,将 DI 引脚的 TTL 电平数据转换为 RS - 485 差分信号,通过 A 和 B 引脚发送到 RS - 485 总线上。

信号保护:

两个 1N4148WS 二极管 D4 和 D5 起到保护作用。当 TXD2 信号出现异常高电压或负电压时,二极管可以导通,将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过高的电压损坏芯片。

总线电平稳定:

R11 和 R17 作为上拉和下拉电阻,分别连接到 A 和 B 引脚与电源和地之间。它们的作用是在总线空闲时,将 A 和 B 引脚的电平稳定在一个确定的状态,避免总线出现悬浮电平,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232原理图:

image.png

主要元件

MAX3232ESE:这是一款电平转换芯片,内部集成了电荷泵电路,可在 3.3V 电源下工作,实现 TTL/CMOS 电平与 RS - 232 电平之间的双向转换,适用于需要与 RS - 232 标准接口设备通信的场景。

1N4148WS:两个 1N4148WS 是肖特基二极管,起保护作用。

C5 - C9:均为 100nF 的电容,用于电荷泵电路及电源去耦。

R34 - R36:33Ω 电阻,起到限流和阻抗匹配的作用。

工作原理

电源和电荷泵:

VCC 引脚(引脚 16)连接 + 3.3V 电源,为芯片供电。

C5 是电源去耦电容,连接在 VCC 引脚和地之间,滤除电源上的高频噪声,确保电源稳定。

MAX3232ESE 芯片内部有电荷泵电路,通过外接的 C6 - C9(100nF 电容)工作。C7、C8 分别连接到 C1 + (引脚 1)、C1 - (引脚 3)和 C2 + (引脚 4)、C2 - (引脚 5),用于产生 RS - 232 电平所需的较高电压(一般为 ±10V 左右),以满足 RS - 232 通信的电平要求。

数据发送(TTL 转 RS - 232):

来自外部电路的 TTL 电平数据信号(TXD2),经过 D2(1N4148WS 二极管)后连接到芯片的 T2IN 引脚(引脚 9)。

芯片内部将 TTL 电平的输入信号转换为符合 RS - 232 标准的电平信号,通过 T2OUT 引脚(引脚 8)输出,再经过 R36(33Ω 电阻)连接到外部的 232TX 引脚,发送到 RS - 232 总线。

数据接收(RS - 232 转 TTL):

RS - 232 总线上的信号通过 232RX 引脚输入,经过 R34(33Ω 电阻)后连接到芯片的 R2IN 引脚(引脚 11)。

芯片内部将 RS - 232 电平的输入信号转换为 TTL 电平信号,通过 R2OUT 引脚(引脚 10)输出,再经过 D1(1N4148WS 二极管)连接到外部的 RXD2 引脚,供后续 TTL 电平电路接收数据。

信号保护:

两个 1N4148WS 二极管 D1 和 D2 起到保护作用。当输入信号出现异常高电压或负电压时,二极管可以导通,将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过高的电压损坏芯片。

实物:

正面:

image.png

背面:

image.png


操作界面:

image.png


image.png




专家
2025-02-17 21:13:33     打赏
2楼

感谢分享


专家
2025-02-17 21:20:11     打赏
3楼

感谢分享


院士
2025-02-17 22:43:40     打赏
4楼

楼主,其实可以一颗MCU来实现,还能自己添加过滤算法。



专家
2025-02-18 09:04:07     打赏
5楼

谢谢分享


助工
2025-02-19 17:46:36     打赏
6楼

这个是分享工具,还是这个工具是楼主自己设计的,可以更多的分享一下过程,这样会拿到高分。


共6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