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国产百兆以太网PHY芯片的“真香”型号——(WCH)的CH182系列,尤其是专有型号CH182D。在国产替代浪潮下,这款芯片凭借超小体积、超高性价比和独特功能,已成为RTL8201F等境外型号的优质平替方案!
CH182 是一款支持 Auto-MDIX 的工业级 10/100M 以太网 PHY 收发器。CH182 内部包括物理编码子层(PCS)、物理介质接入层(PMA)、双绞线物理介质相关子层(TP-PMD)、10BASE-TX 编码器/解码器、双绞线介质连接单元(TPMAU)、MII 和 RMII 接口等以太网 Transceiver 功能所需的模块。
一、国产替代首选:为什么选CH182替代RTL8201
1. 封装极致小巧,设计更灵活
CH182专有型号CH182D采用3×3mm QFN封装,相比RTL8201FR的4×4mm封装,PCB占板面积减少近40%,尤其适合智能手表、微型传感器、便携医疗设备等寸土寸金的应用场景,布局布线更自由。
2. 自带全球唯一MAC地址,省成本!
传统方案需额外购买MAC地址(成本约0.1-0.3元/个),而CH182芯片内置全球唯一MAC地址,无需外挂EEPROM或向IEEE申请,单这一项即可为产项目节省可观成本。
3. 性能对标,兼容性强
支持10/100M自适应、Auto-MDIX、HP Auto-MDIX等标准功能,封装齐全,支持封装定制兼容更多的型号。如CH182H2与RTL8201F硬件设计兼容,替换时仅需少量外围电路调整(如调整电阻配置),软件驱动直接复用,替换风险低。
以太网PHY芯片替换表(欢迎补充)
WCH型号 | 替代型号 | 封装 |
CH182H2 | RTL8201F | QFN32 |
CH182F2 | RTL8201FR | QFN24 |
CH182H1 | IP101GR | QFN32 |
CH182H3 | DP83826 | QFN32 |
CH182H7 | LAN8710A/LAN8740A/LAN8741A | QFN32 |
CH182H8 | KSZ8081MNX/KSZ8081RNB | QFN32 |
CH182F8 | KSZ8081RNA/KSZ8081RND | QFN24 |
CH182H6 | KSZ8061MNX/KSZ8061RNB/KSZ8061RND | QFN32 |
CH182D | 沁恒专有型号:QFN20 3*3mm,超小封装 | QFN20 |
◆更宽温度范围:支持-40℃~85℃工业级温度,适应户外设备、车载等场景
◆更宽接口电压:支持3.3V或2.5V或1.8V
◆增强抗干扰能力:优化信号完整性设计,通过EMC测试更轻松
◆批量价格优势:国产供应链保障,交期稳定,性价比优于进口芯片
二、替换经验分享:从RTL8201F迁移到CH182H2
下两图是关于CH182H2与RTL8201F关于RMII接口应用电路对比:
CH182H2在进行硬件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
(1) CH182H2的1脚直接接地,无需串接2.49K电阻
(2) CH182H2的2脚接1uf对地电容,RTL8201则为0.1uf对地电容,调整器件。
(3) CH182H2已内置了晶体 X1 的部分振荡电容,C7 和 C8 可以根据晶体参数调节。对于负载电容为 12pF 的 X1,无需 C7 和 C8;对于负载电容为 20pF 的 X1,C7 和 C8 建议各15pF。
CH182H2 MII接口和RMII接口完整应用电路图
MII接口应用电路图:
RMII接口应用电路图:
在电路图设计时,除去前面第3节提到内容,有关网口部分,图示T1 是 ethernet 网络变压器,其中心抽头分别通过电容 C9/C10 接地,不要接任何电源,并且CH182 已内置以太网 50Ω阻抗匹配电阻,外部不要再接 49.9Ω或 50Ω电阻,等效于电压驱动。
CH182 支持免网络变压器、电容隔离的以太网应用。
三、总结
无论是成本敏感型消费电子,还是高可靠性工业设备,CH182系列都是百兆以太网PHY的优质选择。国产芯的崛起,不仅关乎性价比,更是供应链自主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