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心 16:37:42
      给我讲讲东登的那个技术吧 
蓝风车 16:46:20
      在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脸部图像。因此MPEG-4定义了人脸模型参数和人脸的动画运动参数,也定义了身体的模型参数和动画参数。在解码器中的人脸模型能通过传来的动画参数产生各种运动,如表情、说话等。也可以通过下载脸的模型参数由一个通用的人脸模型生成一个特定的人脸。 
      第一步,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或者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特定人脸的几何模型,并适配到用于动画的一般人脸模型;第二步,基于各种肌肉模型和变形方法操作重建的人脸模型产生人脸模型运动;第三步,直接跟踪视频序列中真实人脸产生各种控制参数。 
千古一心 16:56:33
      你说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蓝风车 16:52:06
      局限就是只适合人脸/人体的模拟。但是模拟归模拟,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调整很难 
  
千古一心 16:58:38
     可是即使有这样的局限,那在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的应用中,它不是也能代替H.264了么 
蓝风车 16:53:25
     比如我带个眼睛或带个帽子就可能对模型的选择产生影响。我认为它失真度比较高,比如视频会议,显示一个幻灯它就不行 
  
千古一心 17:00:28
     是么?但是好像新闻报道的时候,它的效果很好啊——可惜我没有看到他到底是怎么  做测试的 
蓝风车 16:55:13
     那帮人糊弄记者,记者糊弄我们 
  
千古一心 17:02:27
     记者好糊弄,可是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了,那肯定有很多行家知道噻,可是网上却没有对这个技术的一个总体的综合评价啊 ,
蓝风车 16:56:43
     说不定说的是这个编码技术,演示的时候就用264的,偷梁换柱,简单的很 。行家都在笑话,呵呵,谁敢去刨根问底。就像明知很多“大家”学术弄虚作假,国内人有几个挺身而出,还不是美籍华人方周子天天吆喝 
  
千古一心 17:06:32
      我也对这个持保守态度。可我们老板说了:即使再有炒作成分,可别人能上新闻联播。应该是确有其事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老板 
蓝风车 17:01:55
      你就说它的确能达到那个标准,但至少适合人脸的编码而已 ,其余情形用处不大 ,但只是适合人脸的编码而已 
千古一心 17:08:10
      当时他们测试时候是怎么做的测试? 新闻联播不是报道的么?
蓝风车 17:02:43
      我没看 ,我看的只有那个新闻联播的文字内容,网上有全的,那篇文章到处都是这样的信息,你们只不过看漏了,只留下编码效率很高的信息 ,要不再来分析一下那篇文章? 
千古一心 17:13:52
      好 ,你教教我怎么分析 
蓝风车 17:09:07
     一段一段的来啊 
    上一期《创新中国》报道了中国原创的大豆蛋白纤维。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家庭上网条件下,多个用户画面和声音同步交流的视音频技术。 
    注意是: 多个用户画面和声音同步交流的视音频技术 ,这句话就很明显了,^_^ ,关键是多个用户画面 
千古一心 17:16:04
    多个用户画面也不能说明就是人脸图像啊 
蓝风车 17:10:36
    多个用户画面:多个画面,每个画面有个人的图像 
蓝风车 17:11:42
       在上海电信网络机房,东登视音频技术正在进行64K带宽下的视频会议测试。这相当于在简陋的初级公路上,飞速行驶装满货物的高速快车。现场电脑同时打开了多个视频窗口,还可以进行录像点播。 
  上海电信网络专家 潘申春:这里和家中上网的环境是一样的,经过我们测试,这项技术在几十K的带宽下,可以保证图像非常稳定、声音非常清晰。
     东登视音频技术正在进行64K带宽下的视频会议测试。注意只测试了  视频会议测试  
蓝风车 17:12:24
     只用了30多位研发人员、不到三年时间,上海东登公司就将全球互联网视音频传输速率提高了三倍,而该领域的发展速度,平均三到五年才提高50%。与国际标准相比,东登公司的技术原理就象做“减法”:将视频文件中的非重要信息过滤,让人们相互交流的图像和声音在网上快速传输。更大的突破在于:当全球视音频产业还在为提高点对点传输效果竞争之时,这项新技术已经解决了多用户声音画面同步交流的世界级难题。 
      段话没什么隐藏信息 。但再一次说明了多用户声音画面 
千古一心 17:20:42
     东登视音频技术正在进行64K带宽下的视频会议测试。
     注意只测试了  视频会议测试 
      ——这个有什么问题? 
蓝风车 17:15:28
      就是只适合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等场合 ,不适合普通的音视频压缩 
蓝风车 17:16:00
      上海东登信息公司负责人 高正飞:我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跳出现行标准的束缚,从最底部的数学模型开始,建立一套全新的技术体系。 
  国家光电子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陈良尧:现在发展这项技术在可以预见的五到十年当中非常有竞争力,能够满足我们国家在视频领域、信息领域的需求。 
  现在,中小学应用这项技术,课余时间学生们在家也能和老师“同堂上课”。
       这段话,注意是:从最底部的数学模型开始,建立一套全新的技术体系。所以推断采用的是建模技术,MPEG4就有该内容,压缩的时候只传输参数 
        举的例子也是:学生们和老师“同堂上课”。还是视频会议
蓝风车 17:18:42
       小学老师:以前我们和学生交流往往局限用发邮件、语音聊天的形式。现在一个老师可以同时面对四十多个学生,最大的优点是老师能够即时提问每个学生,实际上离得很远但好象就在一个教室里。
  今后,普通百姓在家也可以同时“面对”天南地北的亲戚朋友;无论身处何地,有线还是无线上网,都能实时监控家中和单位的情况。而这一切都无须购置设备、增加带宽,只需每年上百元的软件下载费用就能实现。 
  国家光电子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陈良尧:希望能够建立我们国家的标准,在国际竞争环境里,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非常重要。 
  拥有这项领先世界的视音频压缩技术标准,下一代互联网将打上中国创造的印记。
        还是视频会议的例子,虽然这里多了一个:实时监控家中和单位的情况。但这时候没有任何物体运动,压缩率高是理所当然的 
千古一心 17:26:22
        那应该要在编解码端分别存储相同的内容模板哦  
蓝风车 17:20:41
       是的 
千古一心 17:26:35
       现场电脑同时打开了多个视频窗口,还可以进行录像点播。
       ——这个怎么解释呢? 
蓝风车 17:22:55
      我认为:这里录像点播就是视频会议图像的回放 ,将接收的信息同时保存到计算机里了,可以回放,编辑 。你不要理解为播放电影 
千古一心 17:30:33
       你没看过他的测试,你怎么知道他实时监控时候没有物体运动呢? 
蓝风车 17:25:36
       我把刚才我们的聊天内容的发到流媒体论坛去,呵呵,揭东登老底去 
千古一心 17:32:50
      呵呵~~~
      说不定能引起撼然大波呢 
千古一心 17:33:45
     MPEG-4 以物体为对象的压缩方法按理说是比较有效的吧?为什么 H.264 中不采用呢? 
蓝风车 17:29:34
      物体的形状编码麻烦啊,物体的识别很费时啊,不可能对所有的物体都编个模型把

 
					
				
 
			
			
			
						
			 我要赚赏金
 我要赚赏金 STM32
STM32 MCU
MCU 通讯及无线技术
通讯及无线技术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 电子DIY
电子DIY 板卡试用
板卡试用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软件与操作系统
软件与操作系统 我爱生活
我爱生活 小e食堂
小e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