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嵌入式开发 » FPGA » [转帖]汽车电子在冉冉升起

共1条 1/1 1 跳转至

[转帖]汽车电子在冉冉升起

菜鸟
2006-12-23 23:12:29     打赏
汽车电子在冉冉升起 当IT厂商面临毛利率保卫战,以及消费性电子产业担忧产品汰旧换新速度过快的危机之际,汽车电子化所带来的庞大商机正引起热烈讨论。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04年汽车电子的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224.61亿美元,是两倍于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约是全球高科技产业市场规模中最大的半导体产业的56%,而且到2006年,仍有约220亿多美元的成长空间,如此惊人的市场规模,自然引来各家厂商的垂涎。 资料来源:Gartner 2005/03;Strategy Analytics 2004/10;拓_产业研究所整理,2005/06列出全球十大汽车电子产品厂商的营收,龙头厂商德国博世(Robert Bosch GmBH)在2004年创造出约485亿美元的营收,较全球电子零组件大厂鸿海精密的一百多亿超出约三倍之多。可以想象的是,倘若鸿海进军汽车零组件,并取得领导地位,那营收规模将是相当惊人。 资料来源:各公司财报;拓_产业研究所整理,2005/06 汽车电子的应用范围 高科技产业与汽车工业的结合带领人们走向另一全新时代,应用电子化及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们和社会对于拥有一辆节能、环保和多功能汽车的期望;同时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更完美的性能表现,更佳、更舒适的乘坐经验、更安全的行车环境,在封闭的空间内更可创造出高附加价值的生活。现今汽车70%以上的创新功能都来自电子技术,应用范围已经涵盖所有系统。一般而言,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大类:电子控制系统(Electronical Control Systems)和车载汽车装置(Electronical Devices)。 电子控制系统 (图三)勾勒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由传感器(Sensors)、电子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和驱动器(actuator)等零组件组合而成,配合_载在车上的机械系统使用,并利用电缆或无线电波互相传输讯息,即所谓的「机电整合」,因此与汽车性能有直接的关系。电子控制系统通常与动力系统(Powertrain)、底盘系统(Chassis Systems)和车身系统(Body Systems)下的子系统融合,且因应各子系统的功能,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汽车电子产品。 图三 电子控制系统基本架构图 资料来源:拓_产业研究所,2005/06 动力系统(Powertrain) 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系统(Transmission)、引擎系统(Engine Management)、节流阀系统(Throttle Control)、定速巡航系统(Cruise Control)和交流发电机(Alternators)。它对汽车的重要性就如心脏对于人,这是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之车辆工业核心关键技术,是动力、安全、舒适等所有性能表现能否顺畅发挥的基本要素。电子技术的应用可降低能源损耗,减少污染,同时提高汽车动力,增加驾驶舒适性。 底盘系统(Chassis Systems) 若动力当成是汽车的心脏,那底盘系统就是汽车的中枢神经。透过底盘系统下的三个子系统,分别为悬吊系统(Suspension system)、煞车系统(Brake system)和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反应路面状况,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驾驶人对车辆操控性和加速性。应用电子技术,不仅可改善车辆行驶颠簸路面上的稳定性,还可以使驾驶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处于全面的受控状态。 车身系统(Body Systems) 车身系统内的电子设备主要环绕于行车安全性、防盗性和舒适方便性。安全气囊(Airbags)、碰撞警示与预防系统(Collision Warning and avoidance system)、疲劳监视系统(Drowsiness Monitors)、夜视系统(Night Vision)、胎压警示系统(Tire Pressure Warning)、照明系统(Lightings)、自动雨刷系统(Rain Sensitive Wipers)等均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的慨念所设计。藉由智能型启闭系统(Keyless Entry)、芯片防盗系统(Immobilizers)、警报器(Alarms)等来强化汽车防盗性能。利用智能型后视镜(Electric Mirrors)、电动窗(Power Windows)、电动门(Power Doors)、电动座椅(Power Seats)、气候控制系统(climate-control system)等增加驾驶人和乘客乘坐的舒适和方便性。 车载电子装置 车载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可单独使用的电子装置,较不会影响到汽车的运作。而且为了方便驾驶者操控,通常是位于驾驶信息系统(Driver Information)。 驾驶信息系统负起传递车辆状况的讯息,还是车内的乘坐者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让汽车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驾驶人可透过行车计算机(Trip Computer)和电子仪表板(Instrument Clusters)实时掌握车辆最新动态;多媒体系统(Multimedia System)丰富驾驶人开车的时间;并且透过导航系统(Navigation & Traffic Information Systems)指引正确的路径到达目的地;汽车行动通讯(Communication)则保持和车外顺畅联络管道。 图四 汽车电子产品 资料来源:拓_产业研究所,2005/0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动向 目前大多数人谈论的汽车电子仅止于汽车本身性能的提升,下一代的汽车将会融入于智能型运输系统中。智能型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ITS系藉由先进之计算机、信息、电子、通讯与感测等科技的应用,透过所提供实时信息的沟通与连结,以改善人、车、路等运输次系统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增进运输系统之安全、效率与舒适,同时减少交通环境冲击之有效整合型运输系统。整体而言,发展ITS旨在运用先进科技于运输系统,使有限的运输资源作最有效的利用,以增进「行」的便利,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而在ITS的架构下,结合通讯(Telecommunications)及信息(Informatics或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telematics资通讯技术将是一项重要应用。 以往,汽车只是一个单独个体的角色,是信息传输链的断层地带。Telematics整合车上各个独立运作的电子系统,并且结合网络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消费性电子技术等,透过后端服务中心撷取信息,为驾驶人及乘客提供适时化、位置化、个人化的应用服务,营造汽车空间成为个人化的行动空间、达到移动信息平台的目的。如何在移动过程中,提供更多附加价值满足驾乘者的需求,让生活更便利,俨然成为车厂新的中心思想。这些加值服务不仅可为车主的生活增值、延长产品的价值寿命,也是一个大好机会让汽车制造厂从“制造导向”转为“销售导向”及“服务导向”。 中国的市场机遇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到销售放缓,价格下滑速度过快的严峻形势,短时间内已呈现高度饱和的状态。即便如此,根据J.D. Power and Associates的研究,大陆每千人仅拥有八辆汽车,相较美国的九百四十辆及西欧近六百辆,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加上中国经济仍在高速成长,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图五)。几乎所有的主流轿车制造商都有雄心勃勃的扩厂计划,而且也加快零组件本土化的速度,冀望能够降低整车成本来提高中国市场甚至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整车厂提供有利保障。 图五 2004_2012年全球各地区汽车需求量成长率 资料来源:Autofacts 2005/Q2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电子在中国也进入到一个跳跃式成长期,一般必经的路程,在中国是可以省略,直接以合资企业的技术与世界接轨。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的汽车电子厂商占有中国70%以上的市场,即使是剩下的30%,还有很大一部份是合资公司把持。也因此,中国本土的汽车电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有研发能力的厂商弥补技术空洞的缺口。落后国际先进技术水准至少十年的中国本土汽车电子厂商一直向往能借重台湾电子业上、中、下游完整体系的优势,共同研发出属于中国人本身的产品,挑战国际大厂,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但其涵盖之技术范围极广,衍生而出的产品繁复,资金回收的时间漫长,这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由政府出面整合作产业分工。2004年出炉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明文指出国家将支持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北京、天津、武汉、上海、深圳、重庆、大连等城市的地方政府也都将汽车电子行业列为地区产业发展重点,提供国家资源和资金,重点扶植相关企业克服种种障碍,积极抢食这块大饼。 [/center]



关键词: 转帖     汽车电子     冉冉升起     电子     产业     汽车     市场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