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隔离作用
二、可以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三、可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总体来说,可以说是弱电控制强电。
继电器原理:当线圈通电导通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RELAY0和RELAY1导通,从而控制后面电路的导通,二极管D3的作用是继电器线圈的续流作用,当继电器通电或断开时,会产生较大反电动势,采用反向二极管的吸收,会起到很好效果。
经工业现场实验证明:如果去掉此二极管,形成的干扰很大,会引起单片机系统复位。
如果控制干扰较强的设备时,建议采用《单片机+光耦+继电器+强电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单片机系统可靠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
为了更明显的学习继电器,学习板中采用指示灯的方式,在继电器导通的时候会听到继电器响声,同时D20闭和。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reg52.h>
//调用头文件(单片机内部的寄存器定义)
/******本段为硬件I/O口定义********/
sbit
TLP0
= P3 ^ 3;// 继电器端口
/**************************************************
** 函数名称: dellay
** 入口参数:h(双字节型)
** 出口参数:无
** 功能描述: 短暂延时,使用11.0592晶体,约0.01MS
****************************************************/
void dellay(unsigned int
h) //短延时函数,最大0.6秒
{
while(h--);
//0.01MS
}
/************主程序**************/
main()
{
while(1)
//单片机在此反复执行
{
TLP0=0;
//继电器导通,发光二极管D20亮,同时继电器响一下
dellay(50000);
//约0.5秒
dellay(30000);
//约0.3秒,共0.8秒
TLP0=1;
//继电器光断,发光二极管D20灭,同时继电器响一下
dellay(50000);
//约0.5秒
dellay(30000);
//约0.3秒,共0.8秒
}
}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