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基础知识 » 很底层的性能优化:让CPU更快地执行你的代码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很底层的性能优化:让CPU更快地执行你的代码

高工
2023-08-28 14:46:00     打赏
Cache对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知道,CPU访问内存时,不是直接去访问内存的,而是先访问缓存(cache)。

当缓存中已经有了我们要的数据时,CPU就会直接从缓存中读数据,而不是从内存中读。

CPU和缓存的关系如下:

image.png

缓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最靠近CPU的是一级缓存,最远的是内存,离CPU越近速度越快。

访问速度上,L1>L2>L3>内存,缓存比内存速度要快得非常多。

如果CPU操作的数据在缓存中,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这个过程就叫缓存命中。

因此提升性能的关键,就是要提高缓存命中率。下面来看如何提高缓存命中率。

提高数据缓存命中率

来看一个实例,有一个N*N的二维数组,例如:

int array[N][N];

现在用两个for循环遍历这个数组,访问每个元素的内容:

for(i = 0; i < N; i+=1) 
{ 
 for(j = 0; j < N; j+=1) 
 { 
  array[i][j] = 0;//速度快
        //array[j][i] = 0;//速度慢
 } 
}

有两种访问方式:array[i][j]和array[j][i]。

在性能上,array[i][j]会比array[j][i]执行地更快,并且速度相差8倍。

1、速度更快的原因

首先数组在内存上是连续的,假设N等于2,则array[2][2]在内存中的排布是:

array[0][0]、array[0][1]、array[1][0]、array[1][1]、

以array[i][j]方式访问,即按内存中的顺序访问,当访问array[0][0]时,CPU就已经把数组的剩余三个数据(array[0][1]、array[1][0]、array[1][1])加载到了缓存当中。

当继续访问后三个元素时,CPU会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而不需要从内存中读取(cache命中)。因此速度会很快。

如果以array[j][i]方式访问数组,则访问顺序为:

array[0][0]、array[1][0]、array[0][1]、array[1][1]

此时访问顺序是跳跃的,并不是按数组在内存中的的排布顺序来访问。如果N很大的话,那么执行array[j][i]时,array[j+1][i]的内容是没法读进缓存里的,等到要访问array[j+1][i]时就只能从内存中读取。

所以array[j][i]的速度会慢于array[i][j]。

2、速度相差8倍的原因

刚刚提到,如果这个二维数组的N很大,array[j+1][i]的内容是没法读到缓存里的,那CPU一次能够将多少数据加载进缓存里呢?

这个其实跟cache line有关,cache line代表缓存一次载入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cache line为多大: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0/coherency_line_size

图片

cache line为64,代表CPU缓存一次数据的大小为64字节。

当访问array[0][0]时,该元素所占用的字节数不到64字节,CPU就会按顺序补足后续元素,就会把后面的array[0][1]、array[1][0]等内容一起读到缓存里,直到凑够64字节。

正因如此,按顺序访问的array[i][j]才会比不按顺序访问的array[j][i]速度快。

再看看为什么速度相差8倍。我们知道,二维数组中,第一维元素放的是地址,第二维元素才是数据。64位系统中,地址占用8个字节,cache line为64的话,地址已经占用了8字节,那每个cache line最多能载入不到8个二维数组元素,N很大的情况下,他们的性能平均下来就会相差将近8倍。

结论:按内存布局顺序访问,可以提高数据缓存命中率。

提高指令缓存命中率

前面说的是数据缓存,现在看看指令缓存命中率该如何提高。

有一个数组array,数组元素内容为0-255之间的随机数:

int array[N];
for (i = 0; i < TESTN; i++) 
 array[i] = rand() % 256;

现在,要把数组中数字小于128的元素置为0,并且对数组排序。

大家应该都能想到,有两种方法:

  • 先遍历数组,把小于128的元素置为0,然后排序。
  • 先对数组排序,再遍历数组,把小于128的元素置为0。
for(i = 0; i < N; i++) {
 if (array [i] < 128) 
  array[i] = 0;
}
sort(array, array +N);

先排序后遍历的速度会比较快,为什么?

因为在for循环中会执行很多次if分支判断语句,而CPU拥有分支预测器。

如果分支预测器可以预测接下来要执行的分支(执行if还是执行else),那么就可以提前把这些指令放到缓存中,CPU执行的时候就会很快了。

如果一个数组的内容完全随机的话,那么分支预测器就很难进行正确的预测。但如果数组内容是有序的,它就会根据历史命中数据的情况对未来进行预测,那命中率就会很高,所以先排序后遍历的速度会比较快。

怎么验证指令缓存命中率的情况呢?

在Linux下,可以使用Perf性能分析工具进行验证。通过-e选项,指定branch-loads和branch-loads-misses事件,可以分别统计出分支预测成功的次数和分支预测失败的次数,通过L1-icache-load-misses事件也能统计一级缓存中指令未命中的次数。但是,这些性能事件都属于硬件事件,perf工具能否统计这些事件取决于CPU是否支持以及芯片原厂是否去实现了该接口,我看很多都是不支持或者没实现的。

另外,在Linux内核中,可以看到大量的likely和unlikely宏,并且它们都出现if语句中,这两个宏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性能。

这是显示预测概率的宏,如果你觉得CPU的分支预测不准,但if中条件为"真"的概率很高,那么你就可以使用likely()括起来,以此提升性能。

#define 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1)
#define unlikely(x) __builtin_expect(!!(x), 0)
if (likely(a == 1)) …
提高多核CPU下的缓存命中率

首先要清楚,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每颗核心独享的,三级缓存则面向所有核心。

但多核CPU下的系统有个特点,存在CPU核心迁移问题。

例如,进程A在时间片内使用CPU核心1,自然填满了CPU核心1的一、二级缓存,但基于调度策略,时间片结束后,CPU核心1会被让出,防止某些进程饿死。如果此时CPU核心1很忙,那么进程A很可能就会被调度到CPU核心2上运行。这样的话,无论我们怎么优化代码,也只能在一个时间片内高效地使用CPU一、二级缓存,下一个时间片就会面临缓存效率问题。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进程绑定CPU运行。

perf工具也提供了这类性能事件的统计,叫cpu-migrations,即CPU迁移次数。CPU迁移次数多的话,缓存效率就会低。

将进程绑定CPU运行,性能也会得到提升。

总结

这些是CPU缓存对性能的影响,这已经是很底层的性能优化了,不论什么编程语言都是有效的。

真正了解缓存,相信你对底层的认识会有很大帮助。

  • 提升数据缓存命中率:顺序地操作连续内存数据
  • 提升指令缓存命中率:有规律的条件分支
  • 提升多核CPU的缓存命中率:考虑将进程绑定CPU运行





关键词: 性能     优化     底层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