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我国的微波发展趋势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技术信息网)
我国的微波发展趋势
微波通信技术问世已半个多世纪,它是在微波频段通过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
无线通信手段。最初的微波通信系统都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
同为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手段,例如我国城市间的电视节目传输主要依靠的就
是微波传输。70年代起研制出了中小容量(如8Mb/s、34Mb/s)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这是
通信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发展的必然结果。80年代后期,随着同步数字系列(SDH)在传输系
统中的推广应用,出现了N×155Mb/s的SDH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现在,数字微波通信
和光纤、卫星一起被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在传统的传输领域外,数字微波技术在固定宽带接入领域
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工作在28GHz频段的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已在发达国家大
量应用,预示数字微波技术仍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提高QAM调制级数及严格限带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一般多采用多电平QAM调制技术,目前已达到256/ 512QAM,很
快就可实现1024/2048QAM。与此同时,对信道滤波器的设计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在某
些情况下,其余弦滚降系数应低至0.1。现已可做到0.2左右。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为降低系统误码率,必须采用复杂的纠错编码技术,但由此会导致频带利用率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采用TCM技术需利用维特比算法
解码。在高速数字信号传输中,应用这种解码算法难度较大。
自适应时域均衡技术
使用高性能、全数字化二维时域均衡技术减少码间干扰、正交干扰及多径衰落的影响
。
多载波并联传输
多载波并联传输可显著降低发信码元的速率,减少传播色散的影响。运用双载波并联
传输可使瞬断率降低到原来的1/10。
其它技术
如多重空间分集接收、发信功放非线性预校正、自适应正交极化干扰消除电路等。
关键词: 我国 微波 发展 趋势 传输 技术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calloc和malloc错误使用导致跑飞问题排查被打赏50分 | |
多组DCTODC电源方案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cubeMX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的“坑”被打赏50分 | |
新手必看!C语言精华知识:表驱动法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杜绑线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的硬件通讯调试过程的“坑”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晶振使用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电感选型错误导致的处理器连接不上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DRC使用位置错误导致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