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物联网技术 » 大学是培养大学生还是工程师?

共21条 1/3 1 2 3 跳转至

大学是培养大学生还是工程师?

高工
2009-05-27 18:18:44     打赏
近N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就一直是社会探讨的焦点话题(希望不是敏感话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校教育中的弱项,这也是事实。但有老师认为,大学是培育科学家,而不是技工或工程师,因此理论重要,实践能力不重要。
我不是大学教育,亦不是学生,不好过多的发表观点。但作为关注中国大学教育,关注学生就业,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力与义务,在此我想转一篇既是企业家,又是教育实践者的电子业名人的博客,供大家探讨。也许他的发言,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您有意见,请不妨一起来讨论,谢谢!

这是从别处粘来的,感觉还比较有意思,有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下。



关键词: 大学     培养     大学生     还是     工程师    

高工
2009-05-27 21:13:51     打赏
2楼
下面是某牛人的理解,大家可以参考下!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的实验室美其名为开放式实验室,实际上除了实验课之外,几乎是不开放的。工科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大约为3:1,而在发达工业国家的工科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能达到1:1。大家知道《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是电类专业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但大多数高校仅安排8小时的实验课时,这样的教育计划怎么能够培养出产业界需要的人才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在试点班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台计算机、逻辑分析仪、开发实验板和多种电路模块,由专业教师全天候随时辅导,整个大四阶段学生每天从早上8:30-晚上9:00待在专业的教室里上课和干活。当然我们对学生的训练,并不仅仅局限于创新实践活动,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普遍缺乏反叛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多教师心里明明知道现行的教学大纲与现实脱节很大,却鲜有人提出自己的思路,并缺乏尝试创新的勇气,可想而知老师自然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在此呼吁更多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勇敢地跳出传统势力的包围圈,亮出自己的想法并身体力行,为创新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大学一面以培养科学家为幌子,而另一面却又怕学生不能就业,而肆意安排一些看起来对就业“有利”的课程,开设了大量“低级”的课程糊弄学生,于是一些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的Protel、Mulitsim、Labview等工具软件也成为了选修或必修课,误导学生这是“宽口径、通才教育”,稀里糊涂的大学生也就什么都学一点,似乎将来什么工作都可以应付,到头来培养的学生势必什么都懂一点,全部浮在表面根本就不会应用,以至于很多学生只想搞研究,而不愿意做具体的工作。
通才教育不是课程越多越好,课程太多学生负担太重,事实上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改变命运。现在已经不是八十年初期了,那时候人才出现断裂层,只要有文凭就可以当局长或厂长或县长,中专毕业都是国家干部,虽然我是一个技校生,为什么很快就当了工厂的团委??呢?因为人才缺乏的缘故。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有选择地、有目的地学习,需要结合职业规划来学习,更需要结合兴趣来学习,否则学得太多了会有反作用。
很多学校一周的课时量起码超过了35学时,大学教育与高中完全不一样,高中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大学是培养能力的地方,每周开那么多课程,学生哪里还有精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呢?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思考呢?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呢?我是在28岁时被保送上大学的,虽然机会来之不易,但我知道有些课对于我来说,一辈子都没有用,于是我不得不选择逃课。
我上大学那时,虽然也处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但庆幸的是没有实施“宽口径、通才教育”教学计划,大多数下午几乎都没有课,即便有也只有2节课,所以我经常是下午就将作业全部完成了,下午多余的时间、晚上和周末不是泡在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就是帮老师干活。我还自发地带着一帮对电子感兴趣的同学到电子市场掏旧货,大家一起腐蚀电路板搞制作。
由于在学校实践机会不多,于是我主动找到纺织系的丁寿基教授帮他做课题,帮他带研究生,搞纺织机械工业自动化控制器,最后我教会了一个60多岁的棉纺专业老教授搞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我在后来创办公司时,他还帮我打理了上海分公司几年时间,他在我的公司二次退休后,他自己又开办了公司专门做电梯门变频调速器,为三菱等公司配套,至今发展得很不错。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到上海市延安路1882号东华大学信天游宾馆3楼看一看。 

一个棉纺专业的教授从60多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可想而知难度不少,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80C39、80C51、PIC和富士通等多种单片机,而且还熟练地掌握了USB固件和驱动开发,对VC++的了解也很深透,大家一定疑惑他为何能够学得如此之好?兴趣。由于受丁教授的影响,他的大儿子丁坚原来在工厂当电气工程师,后来也转向了与单片机有关的工作岗位,至今还在我们上海分公司做销售工程师;他的小儿子丁雷后来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也转行到富士通上海公司担任单片机应用市场经理,10年之后他们父子两人联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回头来看,我虽然在上大学之前完全依靠自学,关键是因为兴趣使然。之所以我现在还能够坚持学习到深夜,也是因为我喜欢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我们询问科学家的成功秘诀,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就能够成功。
很多人怪在大学没有机会,我认为关键在于自己,学不到本事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了学好计算机图形学,我加入了丁教授为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主持的CAD软件二次开发项目,等到学期末时,我根本没有复习任何教材内容,最后考了98分。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大学什么都没有学到,一方面是我们的一些教师缺乏道德和责任,平时不好好管理学生,临到考试之前给学生透露考题也是常有的事情,也有很多学生一学期下来就靠最后的一搏,其结果就是自欺欺人。无论是读技校,还是上大学,我从来都不参加任何老师的考前辅导课,我深深地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本事,因为未来的人生不会有人告诉下一步要走的路。
大一很多学校就开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将Word等办公软件的命令一条一条地讲下去,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杂志社很难看到一篇稿件的格式符合出版的要求,全国这么多教材就没有一本书好好地总结“写作规范”的。大学需要倾听来自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否则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文凭,最后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要去大学作调研,只要面试几个学生就知道,电气自动化、自动化、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技术.....等专业,专业的特色在那里?课程设置几乎千篇一律,重软件、轻硬件,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学生几乎没有受过Project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
我在面试的过程中,为了选拔销售工程师,发现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这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缺失。我儿子在新加坡上大学,每天都要自己看很多参考书,似乎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常常要几个人一组完成一个大作业,其辛苦程度绝对不象国内传说的那样清闲,晚上12点钟睡觉是常事。为了提升英文写作能力和听力水平,自己不得不去选修一些商科课程。为了提高演讲能力,也不得不选修一些话剧方面的课程,因为演话剧不准带话筒,要求发音准确吐词清晰。
实际上工程技术人才的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虽然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工科人才的培养,但现在的年轻人对选读工科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感兴趣了。因此在欧美这样发达的国家里,也只有6-8%的学生选读工科院校,即便是德国这样非常重视技术的大国,也仅仅只有15%。大家知道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中国学生的基础理论非常扎实,只要我们重视创新教育实践将教育质量搞上去了,不仅我们的产业可以快速地实现升级,而且我们还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其实这就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具有国际化的人才视野,并且下定决心回归工程教育力争培养出符合国际要求的应用工程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真正地适应全球化的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教育战略。
如果我们国家再不重视回归工程教育实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毕业之后对大学唯一的记忆,那就是:大学!大学!认识了很多同学。

高工
2009-05-30 20:21:38     打赏
3楼

这确实是个问题,需要兼顾,但是时间显然不够。


菜鸟
2009-06-05 21:54:51     打赏
4楼
大学 培养的 是大学型人才 出来之后 知识和生活在学校 。。。。。。当个老师还是不错的

菜鸟
2009-06-05 22:43:43     打赏
5楼
我们学校的实验室 很好的  但是单片机教的比较迟   因为老师们说单片机只是一个工具

高工
2009-06-07 14:25:02     打赏
6楼
我们是xx工科大学,每次导师开会的时候都会给我们说,我们是应用型工科大学,所以我们重要的是学会怎么用,我们学校培养的是工程师,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的是科学家,所以他们重点要研究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高工
2009-06-07 16:00:38     打赏
7楼
呵呵,jpp是合肥工业大学的?
其实大家讨论的就是科学与工程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工程是利用规律。
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程师,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明白原理的话是很难创新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位科学家,但现在只想做一个工程师。

高工
2009-06-11 13:30:41     打赏
8楼
厉害,这也被你猜到,呵呵

助工
2009-09-22 21:09:29     打赏
9楼

学校教育远落后于现实技术,尤其是理工院校,在学校学的落后于实际十年左右,尤其是咱们学电子的,书上那点技术还不够塞牙缝,要想大学教育跟上时代,就得每年换含新技术的教材,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有条件的在学校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校的某些老师当助手,在老师各种研究中学习的知识可能是你在课堂学习的十倍还多。


菜鸟
2009-12-16 12:51:28     打赏
10楼
UP

共21条 1/3 1 2 3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