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介绍
1、产品特点
STM32H747I-DISCO开发板基于Arm的STM32H747XIH6微控制器拥有Cortex-M7内核(带双精度浮点单元,运行频率高达 480 MHz) 和 Cortex-M4内核(带单精度浮点单元,运行频率高达 240 MHz)的双核性能,板载配备2MB的Flash存储器和1MB的RAM、4英寸TFT LCD触摸显示屏(480x800) 具有MIPI DSI接口等;

规格参数
| 核心处理器 | ARM Cortex-M7 (最高480MHz) + Cortex-M4 (最高240MHz) 双核 |
| 片上存储 | 2MB Flash、1MB RAM |
| 外部存储 | 2 x 512Mbit (共128MB) Quad-SPI NOR Flash256Mbit SDRAM |
| 板载接口 | 4 x I2C6 x SPI(带两个多路复用全双工 I2S 接口) SDIO3.0、SDIO2.04 x USART、4 x UART2 x FD-CAN、3 x 16位 ADC、2 x 12位 DAC、4 x SAI、USB HS OTG 和 USB FS OTG 以太网 MAC、FMC 接口MIPI DSI 接口、Quad-SPI 接口host 控制器 |
| 显示接口 | 4英寸电容式触摸LCD (MIPI DSI接口) |
| 外设接口 | 网络:IEEE802.3-2002 以太网 (RJ45)高速连接:USB_OTG_HS音频:SAI音频、DAC立体声 (耳机插孔 / 音频输入 / 输出)存储扩展:microSD卡槽摄像头:8位并行相机接口 |
| 扩展连接器 | Arduino Uno V3 Pmod STMod+ |
| 调试 / 编程接口 | 板载 STLINK-V3E 调试 / 编程器 (大容量存储、虚拟COM端口、调试端口)1.27mm间距(10pin)调试连接器(STDC14接口) |
24 MHz 晶振(X1),用于USB OTG HS PHY 和摄像头模块;
25 MHz 晶振(X2),用于主时钟发生器和以太网 PHY;
32.768 kHz 晶体(X3),用于RTC;
25 MHz 晶振(X4),仅用于STLINK-V3E;
硬件框图

硬件资源布局
8M x 32位 SDRAM 连接到 FMC 接口的 SDRAM Bank1;
USART1 连接到 STLINK-V3E上,用于相关信息的输出;
四个彩色LED (LD1、LD2、LD3 和 LD4)用作指示灯 (低电平时点亮);
双核系统架构图
STM32H7双核器件在 D2 到 D1 AHB 和 AXI 总线矩阵之间嵌入了一个简化的 ART(自适应实时)内存访问加速器;
ART加速器主要由AHB交换机、缓存管理器和64条256位的缓存线组成;

2、功能引脚示意图 / 原理图
主要原理图

LCD 原理图

二、功能配件
1、STMod+ fan-out扩展板
STMod+ 扩展板 可直接连接其他的第三方模块,提供标准 20pin(2.54mm) STMod+ 公头连接器,用于连接到板载的STMod+母头连接器;



特性
mikroBUS 兼容连接器;
具有 SPI、I2C、UART 通信接口,以及模拟输入、PWM、复位、片选等;还有3.3V 和 5V供电接口;
ESP-01(8266) 兼容连接器;
Seeed Studio Grove (UART、I2C) 兼容连接器;
2.54 mm 间距排针,用于面包板;
2、STLINK-V3E
板载的 STLINK-V3E (CN2) 用于代码调试和编程,具有以下功能:
可向电路板提供高达 500 mA 的电流;
SWD 和串行线查看器 (SWV) 通信支持;
拖放式闪存编程;
三、电源供电配置
开发板核心电压 Vcore 的默认电源模式是 SMPS;
若软件配置错误(LDO模式),需短接 R192 (在屏幕下方),进入Bootloader模式,然后重新烧录程序;
通过跳线帽的配置,可设置不同的供电来源;
| STlk | 通过 Micro-B USB 接口(CN2)供电;(具有STLINK-V3E的功能) |
| U5V | 通过 Micro-B USB 接口(CN14)供电; |
| HS | 通过 Micro-AB USB 接口(CN1)供电; |
| E5V | 通过 CN8 的 Pin8_VIN 引脚供电; |
| CHgr | 通过 Micro-B USB 接口(CN2)供电;(只有供电功能) |
VDD_MCU (JP3跳线帽)
默认 VDD 连接到固定的3.3V;
可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功耗检测);
四、音频接口
一个编解码器连接到 SAI 接口,支持 TDM 功能,TDM 功能能够同时将两个独立的立体声音频通道传输到两个独立的立体声模拟音频输出。
该编解码器通过 I2C4 总线与开发板通信,该总线还与 LCD(DSI)、摄像头模块、ARDUINO 连接器 和 STMod+连接器共享资源;
板载一个数字全向麦克风;
音频接口:
模拟输入:通过蓝色音频插孔 CN10 连接到音频编解码器的 ADC;
模拟输出:通过绿色音频插孔 CN11 连接到音频编解码器的 DAC;
两个外置扬声器可以通过 JP5(右扬声器)和 JP2(左扬声器)连接到音频编解码器;
音频编解码器的 I2C 总线地址为 34h 和 35h;
五、以太网接口
开发板支持10 Mbps / 100 Mbps以太网通信,在默认设置下,以太网与数字麦克风的引脚功能产生冲突;
若要使用以太网功能,则需要更改焊桥或电阻的设置;
默认情况下:
SAI4_D1:SB8 断开,SB21 连接;
SAI4_CK1:R87 连接,SB17 断开;
若要使用以太网接口:
Ethernet ETH_MDC:SB8 连接,SB21 断开;
ETH_nINT:R87 断开, SB17 连接;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