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做这个开发板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方便学习,DIY了这个开发板,因为这个相对来说资料会比较多,所以弄起来也方便。
总的原理图

原理图的主功功能模块
主控芯片
核心:STM32F103C8T6,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丰富的外设资源。
电源电路
功能: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洁净的电源,使用的是1117-3.3V。
实现:
VCC-3.3V:图中多处VCC网络标签表示3.3V电源输入,为芯片及各部分电路供电。
滤波电容:在芯片的电源引脚VDD和地之间连接了多个去耦电容,通常是100nF和10uF,用于滤除电源噪声,保证芯片稳定工作。
时钟电路
功能:为微控制器提供时钟信号,是其运行的心跳。
实现:
高速外部时钟:图中标注的 HSE 区域,通过外接8MHz的晶振(Y1)和两个负载电容,为芯片提供高精度的主时钟源。
内部时钟:STM32也具备内置的RC振荡器,可作为时钟源,但精度不如外部晶振。
复位电路
功能:通过一个按键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是调试和运行的基本保障。
实现:图中标注的 复位 区域,由一个按键(RESET)和一个上拉电阻(R10)、电容(C19)组成,通过将NRST(低电平有效复位引脚)短暂拉低来实现复位。
程序下载与调试接口
功能:用于将编译好的程序烧录到芯片中,并支持在线调试(设置断点、单步执行等)。
实现:图中标注的 stlink 区域,这是一个标准的SWD接口。SWD只需两根线SWDIO, SWCLK即可完成下载和调试,是STM32最常用的接口。
启动模式选择
功能:通过设置BOOT0和BOOT1引脚的电平,决定芯片从上电后从何处启动,从内置Flash、系统存储器或SRAM启动。
实现:图中标注的 boot 区域,通过跳线帽选择BOOT0引脚接高电平或低电平GND。BOOT1引脚通常通过电阻固定为低电平。
用户指示LED
功能:提供一个简单的视觉反馈,常用于指示系统状态电源正常、程序正在运行等。
实现:一个LED灯D2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9连接到3.3V电源和地,当电源接通时LED点亮。
还有一个蜂鸣器电路,连接的是PB10.

还有一个用户按键

PCB图

3D图

总结一下,这里说明一下,这个PCB整体画的还是算可以的,不用考虑布局,不用考虑美观,把周边的功能引出来就可以,其中还包含了串口,蜂鸣器,LED,按键,不对这个对一般有经验的来说,这个还是很简单的,这里我分享一下,给坛友学习一下,也可以共同交流。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