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斯曼,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可以这样说,这个在1995年开始的图书王朝,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崭新的购书读书模式,也在中国市场和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现在,水土不服的缘故,让这个国际图书传媒的巨人在中国败走麦城,引起我等对此有所关注者的一丝叹息。
关于贝塔斯曼败走中国的根本原因,许多专业人士给出了权威的解释。我相信这些解释是有道理的,但贝塔斯曼过高估计了中国图书销售市场的潜力,过低估计了盗版书商的能力,也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上广为诟病,但我认为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盗版在中国横行到了什么程度。不论是图书还是电影,不管事先采取了多么严格的保密措施,在市场上,盗版总是紧随正版的脚步,甚至曾经出现正版尚未上市,盗版已经遍布全国的奇异景象,难怪余秋雨发誓说再也不写书了。
盗版横行,固然有书商追逐利润的缘故,但根源仍在经济实力。正版图书价格的高昂,让真正喜欢读书者望而却步,于是,读盗版书几乎成了中国人阅读的一种习惯:有免费的就不看收费的。据资料显示,从99年到07年,8年间中国的在线阅读用户增长超过6倍,他们使用的就是网络上的各种免费在线阅读平台。在中国,拥有读书习惯的人并不多,而且,这些人的经济状况大多不允许他们拿出很多的钱去购买大量正版书。因此,除非十分必要,或者从网上找一下看看,或者从地摊上买本无法苛求质量的盗版,就成为阅读方式的首选。
因此,13亿人的中国,巨大的图书消费市场,就成为一个假象,对不十分了解中国国情的贝塔斯曼来说,就是一个陷阱。贝塔斯曼的销售模式和理念不能说不先进,即便是中国图书网上销售最大的两家网络专卖店当当和卓越,现在仍然在沿用贝塔斯曼的模式,而且有着充盈的盈利。当贝塔斯曼对市场的认识存在偏差的时候,制定的诸如每季度必须购买一本书的政策,就必然为以后的败走埋下了伏笔——中国读者没有那么大的购买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购买正版的欲望。
所以说,贝塔斯曼的败走,并不意味着网络书店是不好的,是中国人不喜欢的。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书店在中国仍然很有前途。首先是没有了地域的限制。在中国,书店非常之少,大概只有在县城一级单位才有像样的书店。农村等偏远地区的读者,购买图书极为不便,这些人是网络书店潜在的消费群体。其次,网络书店有着实体书店无法比拟的折扣。当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后,购买正版的欲望会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任何一个爱好读书者,不喜欢购买收藏正版书,只不过现实不允许而已。
基于上面的原因,贝塔斯曼关闭网络书店,并不是国人所希望的。我们希望贝塔斯曼这次仅是暂别,我们期待贝塔斯曼重新崛起,与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一圆读书爱好者们买到低价正版图书的美梦。
关键词:
贝塔斯曼
你太
低估
中国
盗版
书商
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