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消息称,中国“大飞机”的研制资源配置将面向全球,但对于这项建设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中国商飞”的第一任“掌门人”张庆伟日前明确表态:“坚持自主创新,将是我们研制大型客机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
有关专家指出,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镌刻“Made in China”字样的“大飞机”翱翔天际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居于中国制造业顶端的航空工业,也通过挺进知识产权最密集的“大飞机”领域,为早已蜚声国际的“中国制造”开启了迈向“金色制造”的大门!
“金色制造”光彩熠熠
制造业一直是全球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而言,制造业都是一个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但近些年,贴有“中国制造”、“印度制造”标签的商品,却以压倒性的优势大举占领全球市场。以美国为例,举目皆是的“中国制造”商品几乎覆盖了所有商业场所。于是很多美国人笑称:美国除了原子弹是自己生产,其他也许都是“中国制造”。中国有句成语叫“此消彼长”,面对由“中国制造”领衔发起的“地毯式”进攻,在很多人眼里,作为美国经济支柱之一的制造业,似乎已经暗淡无光。
但事实并非如此。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口不到全球人口总量的5%,但其制造业产值却几乎占据了全球总产值的1/4。更惊人的是,自1950年至今,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从30%降至10%以下,而其产值不但没有萎缩,反而翻了七番!埃森哲咨询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家鲍勃•苏在一份报告中分析说:“美国制造业所拥有的劳动力仅有服务业的1/4,但每位员工所创造的利润几乎是服务行业员工的6倍。”迄今为止,美国仍是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强国。
有关专家指出,通过自主创新获取大量核心知识产权,着力扩张、增强制造业第一板块的规模和实力,是美国制造业提升自身产业价值“成色”,应对来自“中国制造”、“印度制造”等亚洲制造业集团军巨大挑战的根本策略;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以高密度知识产权为基础的“金色制造”,令美国制造业实现了规模、产值反比发展的产业奇迹。
“中国制造”万事俱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1978年至今,中国空调、彩电等家电的产量增长了1万倍以上,集成电路、等产量增长了1000倍以上,化学纤维、汽车产量等增加了数十倍……中国制造业的增速已经连续20年冠绝全球,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也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全球第四的制造业大国。
虽然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增高、人民币升值、国际反倾销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遭遇了一系列尴尬,但只须全面分析一下统计数字便不难发现,针对“中国制造”的种种灰色论调其实并不客观——5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的确是下降了5.9个百分点,但我们的指标仍比全球PMI高出2.9的百分点;“中国制造”在2005年遭遇的51起反倾销案的确占了当年全球总量的一半,但这些案件涉及的金额总和却只有17亿美元,仅占当年“中国制造”出口总额(7570亿美元)的0.2%。由此可见,站在新世纪的开端,“中国制造”不仅拥有了产业规模方面的优势,还保持了良好的健康度。
事实上,“中国制造”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在完成产业规模扩张后,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进一步优化,进而实现产业整体升级的目标。而我国刚刚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纲要》,对于“中国制造”应对产业结构优化课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在我国政策引导下,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上海为例,通过组织实施“上海市专利新产品认定”等活动,上海扶持了一批知识产权“小巨人”。这一举措不仅让上海的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万亿元提升至2007年的两万亿元,完成了产值翻番的奇迹,还令当地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被誉为“工业之花”的“大飞机”项目最终落户上海,以及诸如温州人民电器等全球性制造企业的不断涌现,密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中大型企业正在不断强化自主创新,从原先以出口代工为主的小型跨国公司演化为全球性制造企业。今天,“中国制造”在完成规模扩张后,已经做好了向“金色制造”迈进的准备。
“知识产权”成为关键
据统计,全美专利总量的90%属于美国制造业,全美研究开发经费总投入量的2/3也来源于制造业。可以这样说,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是现代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部分中国制造型企业,已经认识到自主知识产权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乃至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开始着手强化自身获取核心知识产权的能力。我们看到,“中国商飞”的首任总设计师,由主导我国首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ARJ研发工作的吴光辉担任;而由我国技术人员主导的,针对近20项涉及关键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也在“中国商飞”迅速铺开……以“大飞机”项目为先锋,中国制造性企业正在通过获得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制造”的产业竞争力,并向“金色制造”全力进发。
事实上,通过自主创新获取核心知识产权,推动产业进入“金色制造”阶段的案例并不少见。1969年的圣诞节,精工在东京向世人展示了首批50块石英电子手表。对于消费者来说,精工爱普生让人们从此拥有了更加精确的便携式计时工具;而对于当时的手表制造业来说,则是精工爱普生拉动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手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随着石英电子时代的来临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精工爱普生以专利许可的形式,将石英震荡等核心专利技术面向全球手表制造企业进行推广后,石英电子手表很快便风靡全球,并使精工爱普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当时处于发展瓶颈阶段的手表制造业,也藉此恢复了活力。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成就以上“传奇”的基础,正是精工爱普生在石英电子表领域,苦心孤诣10年不懈创新所获得的知识产权。
在谈及“中国制造”和“大飞机”项目时,精工爱普生知识产权本部长上柳雅誉先生表示:“今后,拥有庞大产业规模的‘中国制造’,仍将强力驱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知识产权不仅对居于中国制造业‘顶点’的航空工业意义非凡。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拥有足够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更是确保整个中国制造行业向‘金色制造’进军的根本因素。”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