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共模扼流圈?:当电感中流过较大电流时,电感会发生饱和,导致电感量下降。共模扼流圈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共模干扰进行抑制。
共模扼流圈的结构:将传输电流的两根导线(例如直流供电的电源线和地线,交流供电的火线和零线)绕制成对称相反匝数相同的线圈。这时,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在磁芯中产生的磁力线方向相反,并且强度相同,刚好抵消,所以磁芯中总的磁感应强度为0,因此磁芯不会饱和。而对于两根导线上方向相同的共模干扰电流,则没有抵消的效果,呈现较大的电感。由于这种电感只对共模干扰电流有抑制作用,而对差模电流没有影响,因此叫共模扼流圈。
制作方法:电流的去线和回线要满足流过它们的电流在磁芯中产生的磁力线抵消的条件。对于没有很高绝缘要求的信号线,可以采用双线并绕的方法构成共模扼流圈,但对于交流电源线,考虑到两根导线之间必须承受较高的电压,必须分开绕制。
文章中介绍的比较详细,需要的可以参考下
共模扼流圈简介.doc
共6条
1/1 1 跳转至页

6楼
一、共模电感的构成要素如下:
1)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
2)磁路封闭,不能有气隙,否则电感量下降非常大,导致共模电感不能使用;
3)共模电感绕制在磁芯上的电感线圈有一定的匝数,通常匝数越多,感量越大。
对于通流能力大于40A的大电流共模电感,通常采用如下制作方式:将铜排或者比较粗的线缆通过手工或者机器绕制在磁芯上。
该方案一般采用环形磁芯,制作时有以下缺点:
1)绕线时,磁芯要承受非常大的拉力,高导磁芯比较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拉力,需要在磁芯外面加一个强度非常高的塑料外壳,不同磁芯的塑料外壳还需要单独开模。
2)由于磁芯上增加了塑料外壳,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磁芯的绕线空间,线缆在磁芯上的绕制匝数变少,共模电感量不大。
二、共模电感的绕线对比?
1、从外观上区别:
A:是两个绕组沿磁芯并绕。
B: 是两个绕组分开, 单组沿磁芯 接近180度半绕。
2、从工法工时上区别:
A工艺操作简单 ,B操作相对复杂。
3、从漏感和分布电容区别:
A绕线工艺 漏感很小,但两组之间的电容值很大,两组电感值差异很小;
B绕线工艺 漏感很大,但两组之间的电容值很小,两组电感值差异略大。
针对于相电流有产生的不平衡电流,磁芯的抗不平衡电流能力,A模式强于B模式。(磁芯尺寸、材质等同)。
http://www.cenkersz.com/
共6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打赏帖 | |
---|---|
【Zephyr】使用Zephyr外设初始化过程解析被打赏30分 | |
【S32K146】S32DS watchdog 配置使用被打赏20分 | |
【Zephyr】使用 IAR 调试 Zephyr 镜像被打赏20分 | |
【Zephyr】MCXN947 Zephyr 开发入门适配shell被打赏20分 | |
【我要开发板】6.联合MATLAB记录数据被打赏50分 | |
【瑞萨RA2E1开发板】:使用ADC功能实现位移传感器采集方案被打赏20分 | |
【nRF7002DK】基于sht30的温湿度计被打赏20分 | |
【nRF7002DK】日志打印被打赏20分 | |
【分享开发笔记,赚取电动螺丝刀】S32K146使用软件CRC及硬件CRC校验镜像性能分析被打赏16分 | |
【分享开发笔记,赚取电动螺丝刀】S32K146使用CRC模块校验镜像失败的问题调查被打赏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