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公司是1937年在美国成立的一家电子音响公司,该公司在1969年出售给爱默生Emerson公司,后来在1975转手给日本三洋公司,成为三洋的全资子公司,直至今日。现在三洋已合并为松下的一部分,所以Fisher这个牌子目前是松下旗下的。Fisher的市场定位主要是在欧美国家,所以中国很少见到,基本都是以洋垃圾的形式出现。。。
今天要拆的这个Fisher收音头是三洋在80年代生产,面向欧美中低端消费市场的产品,但是总体功能和做工在当时还算不错的。
这就是它的外形,造型比较简洁:
背面有各种接口,自带一个AM调幅收音用的外接框式天线,FM天线需要自备,一般随便用一跟普通导线接上去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灵敏度了,基本上附近的FM电台都能收到:
商标和显示器的特写,它使用了比较美观的VFD真空荧光显示器,现在仍是中高档产品常用的显示方式。这年头连电视显像管都被液晶取代了,VFD荧光显示器基本上是目前仍然常用的最后一种电子管类的产品了,其生命力的强大说明了荧光显示的巨大魅力。哦,如果微波炉的磁控管也算电子管的话,那它也是硕果仅存的在21世纪仍然广泛使用尚无被淘汰迹象的电子管类产品之一。
和其他80年代的产品一样,外壳设计得对拆客非常友好,拆开螺丝即可轻松打开机壳,暴露出全部内脏:
这是直流供电的稳压部分,简单的串联稳压电路,用一只2SD330大功率管做电源调整管,附在一片小散热器上。电容基本都是红宝石的:
收音接收的核心电路由三洋自产的两片集成电路组成,音质还不错,其中LA1261负责AM/FM中放解调,LA3400是立体声解码专用芯片,今天这些都可以集成在一块芯片里面了:
FM调频的高放和混频等高频电路放在单独的一块小电路板上用金属盒屏蔽起来构成一个高频头组件,防止高频干扰:
收音电路比较传统,使用了大量的中周,但是也已经用上当时算新技术的陶瓷滤波器(黄色的方块):
好了,下面要看重头戏了——数字频率合成调谐部分。由于80年代数字半导体技术还相当落后,这个收音头用了足足4块集成电路才组成一个PLL数字频率合成系统,现在用一个山寨牛屎就可以完全解决了。。。三洋半导体一向专注于模拟技术领域,在数字领域少有建树,所以在这个收音头中三洋使用了东芝的数字频率合成解决方案,芯片都是东芝的。
首先,这是东芝数字频率合成的核心,TC9147BP大规模集成电路,CMOS工艺制成,完成主要的PLL锁相环频率合成的数字处理工作:
它使用一颗7.2MHz的晶振作为时钟,这个频率的晶振现在很少见:
由于当时的集成电路工艺水平所限,CMOS电路的速度很低,虽然可以应付1MHz左右的AM调幅信号,但是无法直接对100MHz左右的调频本振信号进行处理,所以东芝只好另外再设计一片双极型工艺的高速集成电路TD6104对调频本振信号进行预分频,分频之后频率大大降低的信号才能送到TC9147主控芯片中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