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培训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是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我校信息学院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历来非常重视,组织教师进行对学生培训,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该项赛事两年举办一次,截至目前我校信息学院参赛五次,成绩逐年提高,2005年获得三项天津市级奖,2007年获得一个全国二等奖、四个天津市级奖,2009年获得二个全国二等奖,六个天津市级奖。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学院领导的重视支持、教师的辛勤工作和学生的努力。
目前,信息学院初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积极参与竞赛、提高动手能力的学风。经过几年的培训,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下面我将信息学院对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模式做一下介绍,把2009年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中笔者以及几位指导教师的感想做一个记录,与大家分享竞技中的快乐,并希望能对同类竞赛的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息学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基本是以四个学期为一个培训周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第一个学期,信息学院自行组织“创新杯”电子竞赛。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竞赛题目由全院教师提供,学生选题,或者学生自拟,每队配有一到两名指导教师,竞赛时间为4个月。4个月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然后学院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为评委,对作品进行评定。经过这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初步具备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设计能力,初步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能力。
第二个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该竞赛的技术难度比我校信息学院的“创新杯”竞赛要有所提升,需要学生掌握更高级的工具,比如ARM、DSP、FPGA等,还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和调试能力。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培训与指导,成功完成作品的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第三个学期,这个学期的期末会举行每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该赛事要求学生四天三夜完成规定的作品,这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此该学期我们主要指导学生完成三到五个往年的竞赛题目,逐步缩短完成时间,最终达到竞赛所规定的四天三夜的要求。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生调试能力、编程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的设计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较好的学生可以在竞赛中取得一定名次。
第四个学期,这个学期的主要目标不是竞赛,而是就业。经过以上几个学期的培训和赛事的锻炼,学生已经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出路,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有了初步想法和规划。本学期鼓励这样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以以上四个学期为周期的培训计划循环滚动实施,形成了良好的积极参与培训、参与竞赛的风气,不仅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很好的提高,而且学生的就业率也获得明显增加。
下面谈谈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中几位指导教师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指导电子竞赛最基本的感受是快乐,快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电子竞赛就是一种竞技,竞技本身就充满期待,就会带给人快乐。在指导中每看到学生的一点进步,都会觉得离胜利更近一步,每一天的努力都是积攒力量,都是为最后决战做着准备。因此在竞赛培训的一个学期内,与学生日日夜夜在实验室分析电路、查找故障、改进方案中没有觉得丝毫辛苦,只觉时间飞逝,只觉得还有太多事情要做。其次,电子竞赛快乐来自于一种共同战斗的友谊。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在为最后胜利而努力,相互协作、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最后竞赛的四天三夜里,学生、老师白天吃在一个实验室,晚上睡在一个实验室(其中包含一位女老师,四天四夜没有回家看望刚读小学的孩子),那其中的亲密无间,那其中的默契在若干年学生回校来看望老师的时候依然那么浓厚,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感人。指导老师之间同样也结下深厚友谊,见了面,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随意。其实竞赛的快乐最根本来源还是学生,有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不太好,作品完成情况不太好,获奖的可能很小,该老师心中觉得愧对了学生,没有培训好,没有指导好,但是在作品封装后学生对该老师说了如下的话,“虽然不能获奖,但是在培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老师!”言辞质朴、诚挚,深深打动了老师,觉得所有劳累与没有成功完成作品的不快全部烟消云散。作为老师,得到学生的肯定无疑是最大的快乐。
以上对我校信息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做了一个简单介绍,把我们在指导学生参赛中的一些快乐与大家做了分享。我们将不断努力,希望将来能有更多学生参与竞赛,能取得更大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