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种下载程序的方法,看看你见过几种。
通过【IDE】下载程序
通过IDE下载程序,就是将单片机(板子)用烧写器直接电脑,用IDE(比如:Keil)直接下载程序:
类似这样:

这个方法你是不是觉得很Low?初学单片机新手都这么干过。
这种方法确实很low,但我确实了解过有公司这么干过
这种操作,一般在很少的小公司,产品的量非常小,而且非常缺少人手(开发工程师兼顾生产)。
通过【编程工具】下载程序
通过编程工具(大家所说的烧录软件,比如:STM32prog、STC-ICP等)直接下载程序,是很多公司都在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一般单片机厂家都配套有对应的烧录软件,以及下载器,像51、MSP430、STM32等这些单片机都有对应的工具。
类似STM32:

这种操作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实IDE中也算是集成了这种编程软件),一般产品有一定量(几千以内吧),但不是非常多的情况。
通过【脱机烧录器】下载程序
之前量产时,通过【编程工具】下载程序的方式比较多,但随着【脱机烧录器】的普及,然后兼容的单片机类型也越来越多,通过【脱机烧录器】量产下载程序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了。通过【脱机烧录器】免去了电脑端,操作也更简单(一键下载程序)。

现在市面上的【脱机烧录器】有很多,随便某宝一搜,出来一大堆,比如:正点原子的Mini-Pro脱机下载器、安富莱的H7-TOOL等都支持脱机下载程序。

这种方法现在也是大面积在使用了,如果产品生成的量大,也是建议用这种脱机烧录的方法。
通过【原厂】下载程序
如果你生成的量比较大,可以直接从原厂购买芯片,而且可以让原厂帮你把程序直接下载到芯片。你拿到芯片的时候,里面就已经下载好了程序,而不用再单独下载程序了。

这种方法一般要求量比较大(数十万的量级),量小了,别人也不会答应的。
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在板卡上留下载接口(比如:SWD),自己也可以用“烧录座”提前下载程序,再焊接芯片。我们之前公司就这么干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