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电源板和普通PCB之间的区别,如下图所示,开关电源的板子上面会有一些槽孔,那么你知道这些槽孔有什么作用吗?
要想知道这个原因,就得先了解一个知识点“爬电间距”,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
根据污秽程度不同,“爬”可以看作一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则是一只带翅膀的蚂蚁飞得最短的距离。
在PCB上有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这两部分做一个隔离。首先,高压区域所有层禁止铺铜,高压与低压部分需要有明显的分界线,高压和低压之间要有最小爬电距离。在我们的设计中,有一些地方是满足不了这个爬电间距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肯定是要想其它方法解决一下,而割槽就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在距离过小处,我们把这一区域的PCB割掉,以达到隔离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源板上有一些地方会有槽孔的原因。
至于这个爬电间距,我们知道是跟电压有关的,电压越高,爬电间距越大,我们前面也已经了解了爬电间距与工作电压、污染等级、绝缘等级、材料等等有关。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把这个距离做大一点,把风险降低一些,那么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下,这个开槽的宽度一般是需要大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