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基础知识 » 每周了解几个硬件知识+充电与电池自动切换电路设计分享

共2条 1/1 1 跳转至

每周了解几个硬件知识+充电与电池自动切换电路设计分享

工程师
2025-02-10 17:58:04     打赏

在设计锂电池充电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锂电池的充电特性、电源切换的逻辑以及电路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锂电池充电设计

锂电池特性: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等优点,但价格较贵,且充电和放电时需要严格控制电压和电流。

锂电池的最高充电终止电压通常为4.2V,不能过充,否则可能损坏电池。

锂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最低不能低于2.5V,以保证电池寿命。

充电电路设计:

可以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

充电电路通常包括充电管理芯片(如TP4056)、限流电阻、指示灯等元件。

充电管理芯片负责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充电。


二、电源自动切换设计

切换逻辑:

有外部源(如USB电源、适配器等)接入时,系统自动切换为外部电源供电,并为锂电池充电。

当外部电源断开时,系统自动切换为锂电池供电。

切换电路设计:

可以使用二极管并联电路或MOS管切换电路实现电源自动切换。

二极管并联电路简单可靠,但压降较大,可能浪费电能。

MOS管切换电路具有较小的压降和较高的效率,但电路相对复杂。

在选择MOS管时,需要考虑其阈值电压、导通电阻等参数,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无缝自动切换:

无缝自动切换指的是在外部电源和电池同时供电的情况下,忽然去掉一个电源,负载能够保持正常工作而不复位或出异常。

为了实现无缝自动切换,可以在输出端并联大电容以储存能量,并在切换过程中调整元器件参数以减小电压跌落。


image.png

R1 用来控制充电电流,具体可参照下表。一般边充边放如果充电器为 5V1A,可以设置为 500mA 左右,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充电和使用,电池容量在 1000~2000mAH 以内。我在实验中的参数为 2.2k。


充电电流的设定 充电电流是采用一个连接在PROG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器来设定的。设定电阻器和充电电流 采用下列公式来计算: 根据需要的充电电流来确定电阻器阻值,

image.png

客户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取合适大小的RPROG RPROG与充电电流的关系确定可参考下表:

image.png


充电状态指示器 TP4056有两个漏极开路状态指示输出端, 和。当充电器处于充电状态时, 被拉到低电平,在其它状态,处于 高阻态。当电池的温度处于正常温度范围之外, 和管脚都输出高阻态。 当TEMP端典型接法使用时, 当电池没有接 到充电器时,表示故障状态: 红灯和绿灯都不亮 在TEMP端接GND时,电池温度检测不起作 用,当电池没有接到充电器时,输出脉冲 信号表示没有安装电池。当电池连接端BAT管 脚的外接电容为10uF时闪烁频率约1-4秒 当不用状态指示功能时,将不用的状态指 示输出端接到地。

image.png

自动切换使用了三个 MOS 管来实现:

image.png

电路分析

Q1和Q2的作用:

Q1(P-MOS)作为外部电源的开关阀,其栅极(G)通过电阻R4下拉至低电位时,漏极(D)和源极(S)导通,允许外部电源V_BUS通过。

Q2(P-MOS)作为电池供电的开关阀,其栅极(G)通过电阻R8上拉至高电位时,Q2截止,电池不供电。当Q2的栅极被下拉至低电位时,Q2导通,电池开始供电。


Q3的作用:

Q3(N-MOS)用来控制Q2的栅极电位。当外部电源V_BUS接通时,Q1截止,同时Q3被接通(其栅极通过某种方式获得高电位,可能是通过另一个电路或直接由V_BUS供电),将Q2的栅极下拉至低电位,使Q2导通,从而切换到外部电源供电。


电路的优点:

外部供电时,由于Q2导通且其内阻很小,因此压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于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电路的局限性:

电路复杂,需要多个MOS管和电阻等元件,增加了成本和布局难度。

V_BUS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电压,否则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这限制了外部电源的选择范围。

如您所述,如果电池最高电压(4.2V)可以正常供电,且外部电源电压(如USB 5V)并不提供额外的性能优势(如更高的电流输出能力),则这个电路的实际使用意义确实不大。


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使用更简单的电源切换方案,如使用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作为开关元件。虽然这种方案在外部供电时会有一定的压降,但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

电源管理IC:另一种更先进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专门的电源管理IC,这些IC集成了电源检测、切换和充电管理等功能,可以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专家
2025-02-10 21:52:25     打赏
2楼

感谢分享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