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敏捷软件开发?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论是瀑布式(Waterfall)模型。然而,这一线性、自上而下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如今,在软件开发中应用敏捷方法来应对软件项目的动态性成为了推荐方法。敏捷宣言中,敏捷的核心价值包括:
个体与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图1:Scrum中的敏捷实践:流程和Sprint一个Sprint通常持续2至4周,具体时长由团队根据需求决定。每一个Sprint始于计划会议,团队会从产品待办列表中选择用户故事,纳入Sprint待办列表。尽管“产品待办事项细化”是持续进行的,但通常会在Sprint前或期间进行。每日站立会议(或称每日Scrum)帮助团队进行同步,讨论进程,并且解决阻碍。在每个Sprint结束时,团队会与利益相关方一起组织一次Sprint评审会议,来展示已完成的工作,随后进行Sprint回顾会议,以反思开发过程,分析下一轮迭代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将敏捷与MBD结合:优势和挑战基于模型的开发(MBD)被认为是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之一。MBD遵循传统的软件开发V-模型(见下图),在开发高度复杂的项目时尤其实用。MBD原则强调迭代开发、使用统一建模语言、早期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活动前置),以及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广泛应用自动化。
图2:将敏捷原则应用在MBD工作流程中的优势MBD将模型作为核心工件,优势显著,例如:提升团队内部及跨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
在早期通过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功能性
质量保证活动的前置
跨职能团队通过模型实现更高效的沟通。与手写代码不同,不仅开发人员能理解模型,其他相关人员也能轻松理解
借助仿真模拟和质量保证前置,实现尽早且频繁的测试
自动化工具链和代码生成使可持续交付的软件成为可能
通过应用建模规范和简化架构提升设计质量
结论传统的瀑布式软件开发流程存在诸多局限,这使得应用敏捷原则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面对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开发环境时。作为最高效的软件开发方法之一,基于模型的开发(MBD)具有诸多优势。将敏捷原则融入MBD流程,不仅能帮助开发团队实现更短的反馈周期,更支持增量式开发,并最终交付更贴近客户不断变化需求的高质量最终产品。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