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反复执行一段程序以达到延时的目的称为软件延时,单片机应用程序中经常需要短时间延时,有时要求很高的精度,网上或书中虽然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但在部分算法讲解中发现有错误之处,而且延时的具体算法讲得并不清楚,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仍很模糊,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将以12MHZ晶振为例,详细讲解MCS-51单片机中汇编程序延时的精确算法。扩展阅读:51单片机定时、中断练习:用延时程序做闪烁灯
指令周期、机器周期与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它是以机器周期为单位的,指令不同,所需的机器周期也不同。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一个时钟周期 =晶振的倒数。
MCS-51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时钟周期。
MCS-单片机的指令有单字节、双字节和三字节的,它们的指令周期不尽相同,一个单周期指令包含一个机器周期,即12个时钟周期,所以一条单周期指令被执行所占时间为12*(1/12000000)=1µs。
程序分析
例1 50ms 延时子程序:
DEL:MOV R7,#200 ①
DEL1:MOV R6,#125 ②
DEL2:DJNZ R6,DEL2 ③
DJNZ R7,DEL1 ④
RET ⑤
精确延时时间为:1+(1*200)+(2*125*200)+(2*200)+2
=(2*125+3)*200+3 ⑥
=50603µs
≈50ms
由⑥整理出公式(只限上述写法)延时时间=(2*内循环+3)*外循环+3 ⑦
详解:DEL这个子程序共有五条指令,现在分别就 每一条指令 被执行的次数和所耗时间进行分析。
第一句:MOV R7,#200 在整个子程序中只被执行一次,且为单周期指令,所以耗时1µs
第二句:MOV R6,#125 从②看到④只要R7-1不为0,就会返回到这句,共执行了R7次,共耗时200µs
第三句:DJNZ R6,DEL2 只要R6-1不为0,就反复执行此句(内循环R6次),又受外循环R7控制,所以共执行R6*R7次,因是双周期指令,所以耗时2*R6*R7µs。
例2 1秒延时子程序:
DEL:MOV R7,#10 ①
DEL1:MOV R6,#200 ②
DEL2:MOV R5,#248 ③
DJNZ R5,$ ④
DJNZ R6,DEL2 ⑤
DJNZ R7,DEL1 ⑥
RET ⑦
对每条指令进行计算得出精确延时时间为:
1+(1*10)+(1*200*10)+(2*248*200*10)+(2*200*10)+(2*10)+2
=[(2*248+3)*200+3]*10+3 ⑧
=998033µs≈1s
由⑧整理得:延时时间=[(2*第一层循环+3)*第二层循环+3]*第三层循环+3 ⑨
此式适用三层循环以内的程序,也验证了例1中式⑦(第三层循环相当于1)的成立。
注意,要实现较长时间的延时,一般采用多重循环,有时会在程式序里加入NOP指令,这时公式⑨不再适用,下面举例分析。
例3仍以1秒延时为例
DEL:MOV R7,#10 1指令周期1
DEL1:MOV R6,#0FFH 1指令周期10
DEL2:MOV R5,#80H 1指令周期255*10=2550
KONG:NOP 1指令周期128*255*10=326400
DJNZ R5,$ 2指令周期2*128*255*10=652800
DJNZ R6,DEL2 2指令周期2*255*10=5110
DJNZ R7,DEL1 2指令周期2*10=20
RET 2
延时时间=1+10+2550+326400+652800+5110+20+2 =986893µs约为1s
整理得:延时时间=[(3*第一层循环+3)*第二层循环+3]*第三层循环+3 ⑩
结论:论文针对初学者的困惑,对汇编程序的延时算法进行了分步讲解,并就几种不同写法分别总结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只要仔细阅读例1中的详解,并用例2、例3来加深理解,一定会掌握各种类型程序的算法并加以运用。
【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