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光纤小i。
没错,就是你们在家里看到的细细长长的小黄线,别看我细细弱弱,但我柔韧度好啊,伸拉扭扯灵活着嘞~家族平均寿命能有30年之久。
现在社会上动不动就在谈内卷,其实这个话题我特别感同身受。
我的前辈是铜缆,包括网线和双绞线。它们内芯是铜做的,比我重一些,也比我烧钱,传输距离更是受限,网线超过100米,它就跑不动绵绵不绝的数据流了。
我呢,也没什么奇门遁甲,只是略胜一筹,体积/重量更小,带宽容量更大,传输距离更长,就成功俘获了人心,渐渐取代了网线老大哥的位置。
那今天的主角POL又和我光纤小i有什么关系呢?听我细细跟大家讲讲POL的故事。
早先十几年,运营商发现了我们光纤的优点,启动了接入网的光进铜退,简单来说就是替换铜缆,将光纤逐步部署到家(FTTC → FTTB → FTTH),从而达到刷剧体验更流畅的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我们光纤家族迅速壮大起来,说到底运营商绝对是我们的伯乐。
如果你认为光纤入户仅仅是传输介质的更替,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从电到光,牵扯到一系列的通信技术标准制定,并带来网络架构上的变革,一根光纤就可以接入数据、语音、无线、视频等业务,网络布线更简单利索,也使得架构变得更加扁平化,这个新技术有一个专有名词——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在我们光纤家族优秀DNA的加持下,PON技术自带“大带宽”、“极简架构”、“无源”、“易部易维”的优势。这里的无源,是指用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网络替换了汇聚交换机,从中心机房到用户中间无需供电,无源代替有源,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后来随着PON技术在网络的大规模部署,PON相关的产业链也逐步成熟。
然而,PON可不是等闲之辈,家庭端地位稳了后,它把目光瞄向了更大的目标——园区局域网,并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POL(Passive Optical Local Access Network,无源光纤局域网)。
在POL出现之前,园区局域网一般采用的是交换机组网。但随着AR/VR、4K/8K大视频、Wi-Fi 6泛在无线等新技术发展和流量的激增,传统网络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
带宽远远不够,网络升级困难。
由于需要多级汇聚,楼层、楼栋交接机需要供电和管理,增加能耗和管理难度。
由于设备繁多,故障点较多,无法统一管理。
多系统都要独立建设网络,建设成本高。
各网络终端接入到多种形态的适配设备。
......
POL采用的是基于PON技术的新型局域网组网方案,当然也充分遗传了光纤和P2MP架构的优势,一纤承载全业务,超宽、极简、无源、易部易维自然不在话下。
它采用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为汇聚网元,部署在核心机房,末端业务接入通过不同业务类型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实现。采用无源分光器替代汇聚交换机,省去了传统园区网络的多级有源汇聚节点,使得网络更加扁平化,更加适合当下以南北流量为主的上云业务。从网络投资角度看,节省汇聚层,也节省了相应的机房、供电和空调等配套,节省TCO,更加绿色环保;由无源分光器组成的 ODN 网络结构清晰,适用于不同的业务结构。POL全光网络可广泛应用于园区、校园、医院、政务以及需要在内部进行局域/本地宽带联网的各种场景。
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非常清楚我光纤小i和POL的关系了。但目前市场上有人受限于自身能力,混淆概念,仅仅把传输介质换成我们光纤,而组网架构还沿用传统模式,这可不是POL全光,大家要擦亮眼睛,明辨真假哦
转贴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