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物联网技术 » 阵列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共1条 1/1 1 跳转至

阵列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菜鸟
2016-06-30 15:00:29     打赏

Kilobots概念首次出现于2011年,哈佛专家们操纵它们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像前进、后退、转圈等,它们受遥控器支配,具备基本的群组智能,但是,那时候只有25个而已。2013年Kilobots再出现时,数量增加到了100个,然而这次出现时数量达到了1024只!自古到今,这是第一次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看到这么多的机器人。

别看他们似乎有些可怕的名字(KILL-O-BOTS!其实kilo是计算机中的一千,也就是1024)还有在大家印象中对机器人群的恐怖印象,其实这些小机器人是没有任何危害的。每个机器人都如同金币般大小,而且非常廉价(才14美金)。靠振动腿来移动,机器人之间通过红外进行通信。

阵列机器人

阵列机器人

研究这些群组机器人最为关键的有两点:

首先是要达到一千多这种足够多的数量。事实上,研究院研究群组机器人通常通过电脑模拟,毕竟这种方式能节省很大的成本。而建造实际的机器人时,群组至少包含五个或者十个,极少情况下会有一百个。

当有一千个群组机器人时,单个机器人的重要性几乎降低到零:虽然某几个机器人可能会出现故障或当机,但是机器人数量如此之大,机器人群组的集体行为趋势并没有改变,因此也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其次是管理如此巨大的群组机器人的软件和基础设备。当有一千个机器人时,对几个机器人管理有效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充电就是一个例子。想象一下将1000个机器人手动插到电源上的场景吧。哈佛研究员因此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充电设备。同时,也可以通过红外信号快速的对其进行编程。正因为可以一次性的对所有的机器人群组进行充电与编程操作,所以,当扩充机器人群组的数量时,所需要的时间仍然没有增加。

阵列机器人原理

阵列机器人原理

在生物系统中,群组织控制是根据一套非常简单的规则。拿鱼举例来说,当转向旁边离你最近的邻居时,要与前面的鱼保持紧密的距离。对于Kilobots,组织形状的算法也是基于类似的一套简单功能。




关键词: 机器人     操作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