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模任务: 平面波入射周期为200nm的镀铬线性矩形光栅,基底为融石英,产生TE模的起偏。 优化目标: —TE模偏振光的透过率最大化—TM模偏振光的透过率最小化 优化函数: —最小化TE的透过率 —最小化偏振度(要求>50:1) —使用力优先级使TE透过率的均匀误差最小化 优化的自由变量为: —缝宽:10—190mm—光栅深度:20—200nm 优化算法: —使用Parameter run 进行一个全波长的全局搜索使得TE透过率的最大值最小同时使得偏振对比度的最大值最低。全局搜索不是强制的,但是它帮助确定在几个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确定优化参数的起始点。—参数优化使用下山简法(局部优化)和模拟退火法(全局优化)。参数优化使得找到在偏振对比度和TE透过率之间的一种平衡。 光路流程图和偏振分析器: 偏振光栅的光路流程图存储在文件“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1”中。 对于给定的波长范围,偏振分析器被用来计算相关偏振方向的最大和最小值。并可以计算 和 的反射或透射的最大和最小值。像偏振对比度这样高级的优化函数也可以被计算出来。 Parameter Run 的全局搜索: Parameter Run文件存储在“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2”中。 Parameter Run 设置 缝宽:10—19nm 步长10nm; 规划深度:20——200nm 步长10nm; 使用扫描模块进行所有参数的整合研究。 在自由参数模块中选择深度和缝宽。 使用扫描模块进行参数联合调查。 优化函数依据迭代次数进行显示: 左图显示了最小化TE透过率,右图显示了最小化偏振对比度。TE透过率和偏振对比度对于不同参数设置已经达到了最大化。 参数构成: 缝宽50nm,规划深度200nm;最小TE透过率72.7%;最小偏振对比度62;TE透过率均匀误差7%; |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光栅起偏器的参数优化
关键词: 偏振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 有奖活动 | |
|---|---|
| 硬核工程师专属补给计划——填盲盒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2期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优化目标: —TE模偏振光的透过率最大化
—使用力优先级使TE透过率的均匀误差最小化
优化的自由变量为: —缝宽:10—190mm
优化函数依据迭代次数进行显示:
左图显示了最小化TE透过率,右图显示了最小化偏振对比度。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