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网介绍,小米路由器采用Boardcom双核1GHz处理器、256MB DDR3内存。支持802.11ac无线协议标准,可提供2.4GHz+5GHz双频频段,前者的最高传输速率为300Mbps,后者则是866Mbps。并且还内置了东芝2.5寸SATA硬盘,容量高达1TB。
如此的配置,已经在硬件基础上达到了小米定义的路由器标准,那么其内涵又是怎样?具体的人机交互如何?是不是个实用的家用存储服务器?能不能担当家庭智能设备控制中心呢?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长宽高:39X30X11.4cm,一个路由器需要这么大的盒子?

感受下大小

中间金属质感的“MI”字标识,下部是“小米路由器工程纪念版”,还有纪念编号。

木质独特的纹理

工程纪念版唯一编号:NO.0385

金属“MI”字Logo

见过保险箱或是首饰盒吧

盒盖和盒体的连接处,金属片比较厚,稳定性不错。

盒盖内侧中央:为发烧而生!


开箱,大大小小的零件有十余个,偌大的盒子被挤得慢慢当当。

其实你第一眼看到的应该是它——组装指南。

主板正面,两个无线芯片和一个CPU均由防电磁金属覆盖,各种存储芯片、接口也都可以直接看到。

主板背面,含有一个2.5寸的硬盘仓

从左到右5个接口:电源接口、重置键、1个WLAN、2个LAN、一个USB2.0接口

CPU风扇

路由主体机壳

机壳接口一侧

东芝2.5寸1TB硬盘

硬盘型号:MQ01ABD100

硬盘背面

硬盘固定底板,中间刚好容2.5寸硬盘通过

底座,位于小米路由的最下部

顶部散热罩,特别提示要最后安装该部件

据称有400个散热孔

上面标示了安装完成后的配置步骤

电源

特供的千兆网线

附送的螺丝刀,上面也有编号

三包凭证

附送了一张迅雷白金年卡

装有螺丝钉和手套的包装盒

安装完后的设置教程

小米路由的参数、特点
简单7步 完成路由组装
多少年来,路由器从入手到抛弃,除了断网用户基本不会摸它,更别说拆卸组装了。既然小米路由给了咱这个机会,还等什么,开组。
对于这种用户自己组装的方式,网友调侃道:连组装费都免了。我们笑笑就好了,这种半成品的包装方式只在公测版小米路由中才会使用,等到正式版用户到手的将是完全组装好的小米路由。
第一步:各种准备

清洁双手,带上附送的手套,手套可是防静电的。

手套的手心一面布满了塑料颗粒。

螺丝刀也是附送的,自己不用准备了。

如果担心安装过程中出错,还是带上咱的发烧指南吧。
第二步:安装CPU风扇

注意到CPU周围的三颗螺丝钉固定位了没?风扇上也有对应的三处固定位,对齐就OK了。

对齐后效果,风扇的通风口面向无线芯片。

选择3个附送的第二长度的螺丝钉,拧好即完成了风扇的安装。

别急着下一步,不通电风扇是不会转的,将风扇的电源接口插入主板。
第三步:将主板放入“垃圾筒”

将主板自上而下,沿着远离网线接口的一端,插入路由器机身。

插入时注意实时调整,不要把上图中的白色塑料碰掉。它的用途嘛,就是让主板指示灯的光在自身体内传导,引到盒体表面的显示。
第四步:将主板与“垃圾筒”固定

扣进去需要点力气,安放到位后,一颗螺丝搞定。
第五步:插入硬盘

直接捅入不就完了?NO,要接口朝里,轻轻的。(这个固定装置的外观确实有点像。。。)

安放好,这边也完全到位了。
第六步:封底座

四颗螺丝上去,妥妥的。最后在塞上附送的一个塞子,既美观又防锈蚀。
第七步:扣上帽子,安装完毕

官方强烈建议散热罩最后放,因为其于机壳的连接处有七八个卡扣,一旦扣上便很难弄下来。

大功告成,准备手机,拍照发微博。

成品不大,比预期的小的多。

鸟瞰图

和小米3一比,确实不大

小米路由器配备了3个RJ-45网线接口,分别是1个WAN接口和2个LAN接口,从多数设备均为无线接入方式来看,已经够用了。其下是重置键和电源接口。USB接口方面,小米路由器仅采用了一个USB 2.0接口,而非速度更快的USB3.0接口,或许是考虑到USB 3.0会跟2.4GHz频段信号干扰的缘故。

这就是当初官方微博第一张曝光图的角度,曾让大家以为新玩具外观酷似苹果主机。



与电视来个合影
我要赚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