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电气制造业迎来50年最大机遇

【据《中国经济时报》 2003.07.02报道】
今年一季度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高达17.4%,而去年用电实际上已增加了1700多亿度。地方告急新闻不断,缺电已成为中国一大突出的经济现象。
“十五”电力规划太低了——此种呼声比较强烈。
国家今年为此新批30个电站建设项目,共计2248万千瓦。专家说,这还远远不够。再加上此前已开始的电网改造、西电东送,电力投资令人瞩目。循着这条线索,中国经济时报的目光转向了为电力发展提供装备的上游电气行业。记者在对以上海电气为代表的国有装备巨头、以温州柳市为代表的民营工业电器制造群和电力与机械行业专家的大量调查采访中发现,电气业不仅正在借这个百年难遇的时机大举扭亏,而且业界整合大潮正扑面而来。
市场找到电气制造的门上
今年以来的缺电矛盾为什么这么突出呢?
“十五”计划给电定的盘子太小了。这是电力专家朱成章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据朱成章分析,国家制订“十五”电力规划时,正是我国电力增长最慢的时候。
业界把电力增长与GDP增长的比率称为电力弹性系数,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从1981年到2000年间,平均都在0.8左右,表明电力增长比GDP增长略慢一点。但是1997和1998年是一个关键,1997年电力弹性系数降至0.58,1998年为0.27,朱成章分析这是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工业调整造成的暂时现象,但是这对“十五”计划的制订造成了影响。
按照“十五”规划,我国到2005年发电总量增长4.8%,达到17300亿度,装机总容量增长3%,达到3.7亿千瓦。而到2002年这两组指标就已分别达到了14500亿度和3.56亿千瓦。今年突破“十五”规划目标是板上钉钉的事,“十五”计划目标提前两年半完成。
1999以来,电力弹性系数已过20年的平均数,1999年为0.92,2000年为1.37,2001年为1.15,2002年为1.39,朱成章预计今年电力弹性系数在1.2左右。电力弹性系数连续4年如此之高,朱成章说这是空前的。电力需求增长如此之快,是经济增长太快吗?朱成章认为不是这个原因,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的转型。
电气装备工业一举扭亏
我国著名的三大动力老大——上海电气集团的心情可以用豪情与紧迫共存来描述。该公司曾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开创了中国火电设备制造的历史。
公司总经济师徐域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趋旺,今年达到一个高峰。上海电气迎来50年来最大的机遇,集团第一主业电站装备将结束连续两年的亏损历史,而且预计还将赢利3千万。明年能赢利上亿。
上海电气集团电站事业部电站发展处副处长许伟伦告诉记者,上海电气汽轮机厂原来亏损8千万,电站部历史上承接订单最高的年份是500万千瓦,而今年上半年还没过完,手里的订单就已达到了3200万千瓦,是过去50年生产量的一半,从公司现有生产能力来讲要排到2006、2007年。许处长预计下半年还将有一大批订单。
订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国家急需的大容量、高参数、代表现代水平的占1\3以上。上海电气正在研究借机提高技术水平和扩大产能。在技术改造上,电站业务已落实了两亿元资金;按照订单要求,上海电气电站装备制造一年应完成1000万千瓦,但实际生产能力只有600万千瓦,如果完全靠自己投入,达产需投入10亿,但这样做风险大,一旦市场回落时产能有大量放空的危险。从GE的经验看,其实际产能有2千万,但现在用上的只有500万千瓦。于是上海电气决定借助长三角的制造能力,现在很多业务已落实到长三角的企业。
上海电气意气风发,相信自己至2010年可实现全球产量第一,并在技术等级上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
三大动力的另外两大——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和东方电气集团也堪称捷报频传。记者了解到,从承接合同的角度看,哈尔滨电站集团2001年为500万千瓦、2002年665万千瓦、2003年1-4月680万千瓦,手里握有1845万千瓦订单;东方电气承接合同的情况是2001年500万千瓦、2002年一举上升至911万千瓦、2003年1-4月510万千瓦,手里握有1921万千瓦订单。而且这两家的订单也都是60万千瓦和30万千瓦的高水平订单。
柳市的晴雨表
有几千家工业电器制造企业聚集的柳市镇,堪称中国电力发展的晴雨表,因其中国电器之都的盛名,倒常常使人忘记了它所在的温州。柳市镇的级别也要比一般的乡镇高,该镇党委书记吴存忠同时身兼乐清市委常委。1998年国家开始的城乡电网改造成就了该镇两千多家低压电器企业。
吴存忠说,机遇确实造就了柳市,他用数字向记者详解柳市工业发展与国家电力形势的正相关趋势。1998年-2000年,国家两网改造投资快,柳市的工业产值也呈节节上升趋势。1998年两网改造投资287亿,柳市工业产值增长约16%,达到59亿;1999年两网改造投资约1670亿,柳市工业产值增长19%,达到70亿;2000年国家两网改造投资1800亿左右,柳市工业产值增长19%,达到84亿;2001年国家两网改造投资降至1000多亿,柳市工业产值增长回至14%;2002年两网改造投资1100多亿,柳市工业产值增长则为15%。
关键词: 电气 制造业 迎来 50年 最大 机遇 增长 电力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电感选型错误导致的处理器连接不上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DRC使用位置错误导致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之混合OTL功放与落地音箱被打赏50分 | |
汽车电子中巡航控制系统的使用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0分 | |
分享汽车电子中巡航控制系统知识被打赏10分 | |
分享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注意事项被打赏10分 | |
分享电子控制安全气囊计算机知识点被打赏10分 | |
【分享开发笔记,赚取电动螺丝刀】【OZONE】使用方法总结被打赏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