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武者》并不是我最喜欢的黑泽明作品;我喜欢《战国英豪》多于《影武者》,《罗生门》和《七武士》又在《影武者》之上。但是,《影武者》毕竟是一部彩色电影,讲的又是比较贴近历史的题材(尽管具体的内容是虚构的),比《罗生门》《七武士》《战国英豪》等故事或寓言性质的影片不同。黑泽明拍过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但要么是自己编的故事,要么是改编的文学作品,恐怕只有《影武者》能够算一部“历史巨片”。
看过《影武者》到今天,已经两年多了,几个镜头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去。第一个,开场时的三人对话,三个衣着和长相几乎一样的人,坐成一个奇特的三角形,漫长的对话,几乎不变的姿态,如果不是黑泽明的手笔,肯定会被认为是败笔。第二个,影武者半夜出来偷东西,砸破了一个大缸,却发现里面是用酒保存着的武田信玄遗体。第三个,长荻会战前夕,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对坐饮酒,信长拿出了西洋送来的葡萄酒,家康勉强喝下一杯,皱着眉头,发出不满的啧啧声。第四个,长荻会战当天清晨,武田家的“风”“林”“火”三将骑马聚集在战线前方,大声约定:“今天就在这里战死吧!到地下与主公见面!”最后一个,伤痕累累的影武者倒在河水里,旁边是无数武田军的尸体;慢慢地,他漂近了一面旗帜,那是武田信玄生前战无不胜的旗帜:“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很多人批评《影武者》,觉得它有些媚俗,不如《七武士》《罗生门》《乱》的深刻与纯粹,我也这么认为。但黑泽明毕竟是天才,天才即便在媚俗的时候,也是有傲骨的。那时黑泽明已经五年没有拍过电影,急需一部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大有成就的巨片振奋士气,为他带来职业生涯的第二春。于是我们看到了《影武者》,一部按照商业大片的规律设计的电影;它告诉我们,你可以既艺术又赚钱,既赢得最大多数的观众又不损害自己的天才。
我对电影没有什么研究,只是爱看历史片。好莱坞的历史片我看过很多,都是按照商业片来设计的,只是都不如《影武者》的沉郁顿挫。为了照顾票房,出现了大量的战斗场面,离奇的剧情,某些诡异的镜头(例如影武者的梦境),结尾也不如《七武士》或《罗生门》的余韵悠长,只是让人感叹忠义之士的毁灭。然而武士道的精神,却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并且远远地传播到欧美、中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度。黑泽明的天才,即便只用五成的力量,也足以给世界贡献一个《影武者》。
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尤其是那些以拍摄历史巨片为己任的,肯定看过《影武者》,我觉得他们还应该多看几遍。《影武者》会告诉他们,你不需要安排床戏和美女花瓶,也可以吸引观众;不需要抱住美国人“自由、民主、人权”的大腿,也可以宣扬价值观;不需要设计一些很搞笑的台词,也可以让观众全神贯注;不需要采用鸽子之类莫名其妙的标志,也可以让大家知道这是你的作品。两个男人的故事,没有任何暧昧的色彩,只要让英雄气质完全发挥出来,就足以盖过一切花瓶;一群家臣的忠心,没有任何普世价值的色彩,只要让他们真实地表露感情,就足以感动一切观众。关键不在于你要传达什么感情,而在于你的感情要真实可信。
很久以前,我在音乐课上听《弥赛亚》,听《马太受难曲》,教授说他不信基督教,但听到高潮段落没有一次不感动的。为什么?两个字,真诚。亨德尔写《哈里路亚》的时候,泪流满面地趴在钢琴上,自称看到了天国和基督。这样纯粹的感情喷薄而出,就算是无神论者,就算完全不知道音乐的背景,也会感动的。你没有必要卖弄“为人民服务”“为了自由而战”之类的价值观,没有必要搞一些花瓶和擦边镜头,只要讲你自己的故事,把你自己的真挚感情阐发出来,感动了你自己,就足以感动别人。当然,这里有一个条件——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不能是蠢材。
真挚的感情,发自内心的关怀,用战火和热血考验出来的忠诚,是足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什么是普世价值?人与人的最牢固、最深刻、最真诚的关系,就是最大的普世价值,是我们的祖先在森林里爬树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价值。当时还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没有平等,没有人权,而那些成功走出森林的猿人们知道,面对变幻莫测、充满敌意的世界,他们必须携起手来勇敢斗争。所以,当我们看到《罗生门》的结尾,樵夫收养了弃婴,从而唤起行脚僧对人性的认同,会非常感动;当我们看到《七武士》的结尾,幸存的武士从阵亡的同袍墓前走过,回首看着他们曾经守护的村民插秧,会非常感动;当我们看到《影武者》的结尾,影武者和无数士兵一起死在风林火山的旗帜旁,用生命实践忠诚,也会非常感动。我不知道以上是否符合普世价值,能否作为输出的价值观,但我非常感动。我相信你们也同样感动。
最后,说一句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在给中国电影做编剧。《英雄》的编剧很差,《十面埋伏》《天地英雄》《无极》更差,《黄金甲》《夜宴》跟前者水平类似,《集结号》《投名状》水平稍高,《见龙卸甲》《赤壁》则再次让我们认识到没有文化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在此向中国的大导演们建议一句,如果没有合适的编剧人选,干脆从作家的创作里挑选本子予以改编好了。黑泽明的改编剧本之精致,经常令我吃惊——《罗生门》原作已经很深刻了,被改编之后则更加深刻,有千钧之力。一个天才的导演背后必然站着一群天才的编剧,如果中国能够出那么两三个,也就够了。有几个懂得中国文化,感情真挚,知道怎么感动自己和别人的编剧,比请一堆帅哥美女做花瓶,要有意义的多。
关键词:
不需要
安排
花瓶
搞笑
台词
也可以
拍出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