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工业大学 唐哲慈 吴祥 姚戈勇
指导教师:陈国定 周文委
作品简介
第一章 引 言
1.1 智能车比赛概述
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作为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五大竞赛之一于2006年在清华大学首次举办。此项赛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涉及诸多学科,对学生的知识融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高等学校自动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第五届起,比赛新增了电磁组,赛车通过感应埋在赛道下方的载流漆包线产生的交变磁场而行驶。本报告阐述了这种电磁小车的设计方案。第六届与第五届相比,电磁组取消了车身长度的限制,这给予了更宽广的思路,激发了更多新方案的灵感。
1.2 从相关文献学习到参加比赛的历程
有关智能车设计、制作与调试的文献有很多,相关的网站、论坛不胜枚举。简单说一下我们“飞狐二队”的一些情况。首先了解电磁循迹智能车的工作原理,由《基于电磁场检测的寻线智能车设计》知,可以按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即可判断小车相对于载流导线的位置,进而做出调整,引导小车循着载流导线行驶。依照《学做智能车》,对智能车的整个过程有个初步的体会。路径检测、控制策略、电机驱动、单片机编程、调试工具,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从理论分析到动手制作,逐步完成小车的整体控制,继而不断提高小车性能,途中也多次更改方案。7 月份参加了华东赛区比赛,8 月份参加全国总决赛。
1.3 技术报告框架安排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制作本智能模型车的各项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对于本次智能车比赛简要概述,相关文献综述,后续内容安排。
第二章 从软件,硬件的角度对系统整体方案进行概述。
第三章应用了一些相关的汽车理论知识,介绍了智能车机械的调整,以及测速编码器、舵机的安装。
第四章 详细描述了硬件电路设计及实现,分析智能车系统各组成部分为实现特定功能应采用什么具体电路,能达到最好效果同时产生的噪声和对其他电路的干扰最小。
第五章 具体算法的实现要结合传感器的具体排布,从各所需模块的初始化,到转角和速度的控制算法上,进行了分析与描述。
第六章 介绍了软件开发的工具,以及对各部分的调试工具与方法。
第七章 给出了智能车车模整体参数。
第八章 总结了几个月来的工作,对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