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邮电报》(2004.07.02)报道】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实施了号码携带,号码携带逐渐成为一种市场管制的趋势。目前,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已开始研究在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实施号码携带业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实施策略。分析国外实施移动号码携带的做法,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截至2004年5月,全球约有23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号码携带(包括固定号码携带和移动号码携带)。在已实施号码携带的2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和地区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市场都实施了号码携带。从实施的时间来看,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分别于1995年7月和1997年4月率先引入了固定号码携带和移动号码携带。从地域分布上看,17个在欧洲(欧盟17个国家全部引入了号码携带),4个在亚洲,另外两个分别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还有一些国家正在陆续跟进,比如日本决定在2006年引入号码携带,印度和巴西等国正在对号码携带进行研究和实验。
实施号码携带的初衷
从全球来看,号码携带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政府部门认为引入号码携带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都从中受益,这是各国政府大力推动号码携带的初衷。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实施了号码携带,号码携带逐渐成为一种市场管制的趋势。
初衷之一:有利于消费者
政府管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服务,而号码携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施途径。号码携带在给直接使用者和间接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使用成本。
直接使用者可以享受到其他运营商低廉的资费和更具吸引力的业务,而间接使用者、特别是一些主叫用户可以免除询问和重新拨叫新号码而带来的不便,同时避免因更改号码使个人用户失去与友人的联系,避免企业用户失去与客户的联系。
号码携带还可以规避更换号码所发生的成本。例如普通用户不必因更换号码而重新印刷名片或更改相关号簿信息;法人单位无须更改公司的信封、办公用品的标记和宣传用品等。特别是对那些工作移动性较强、对移动电话依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企业而言,号码携带降低成本的效力会更强。
日本测算表明,日本引入移动号码携带后,对于直接使用者带来的收益为37亿~855亿日元(约人民币2.59亿元~59.85亿元),对于间接使用者带来的收益为1,995亿~2,850亿日元(约人民币139.65亿元~199.5亿元),对所有移动电话使用者带来的收益为2,696亿日元(约人民币188.72亿元),收益至少高出成本约140亿元人民币。
初衷之二: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近几年来,在许多人口众多的国家已经出现了号码资源短缺的状况,实施号码携带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困境。在号码资源被运营商垄断的情况下,用户转网必须更换号码,原来的号码需要度过一个“休眠期”才能被再利用,这加剧了号码资源的紧张状况。如果政府增发新的移动牌照,竞争加剧将导致用户转网频率的提高,于是号码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实施号码携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此外,在号码资源属于运营商的情况下,每家运营商,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对自己的号码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实施号码携带之后,号码资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使单位号码的管理成本下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有效降低了号码管理的总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初衷之三:推动电信行业发展
号码携带有助于扶持新运营商,促使新运营商快速进入市场。在号码不可携带的情况下,号码不可携带是新运营商争取客户的最大障碍。1996年英国OFTEL的调查显示,在没有号码可携带的时候,大约42%的用户希望转网;而如果有号码携带,这个数字就上升到96%。美国FCC在2004年的调查也显示,在转网用户中,约有60%的人是因为号码可以携带才决定转网的。
也有观点认为,号码携带会导致竞争过度,增加运营商对终端销售补贴的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的支出,影响电话运营商的财务状况,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总体发展。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终端销售补贴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的增加将有利于增加终端更换频次,加大配备新功能的终端的普及率,进而加速技术业务的创新,促进整体电信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号码携带引入的效果
固定号码携带未能有效促进固话市场竞争
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固定号码携带的实施早于移动号码携带,但号码携带的引入在促进本地网市场竞争方面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以香港为例,1995年7月,香港开始实施固定号码携带,但据1997年1月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的人(3.7万)进行了号码携带,其中大部分是商业用户,极少数号码被携带两次或两次以上,主要运营商HKTC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95%。此外,英、法、德等国的市话市场格局也表明,实施固定号码携带五年多来,传统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为此,近几年,很多国家,如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开始跳过固定号码携带,直接实施移动号码携带。
固定号码携带未能有效促进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本地网市场所具有的天然垄断性难以通过固网自身的竞争打破,新进入者与主导运营商之间实力相差悬殊,根本不具备提供号码携带的条件。另一个原因是,固话通信受到了移动通信的极大挑战、出现了移动替代固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固定使用移动,对于固定号码携带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各国移动号码携带的使用率参差不齐
所谓使用率是指号码携带的使用人数与移动电话签约人数之比。香港是移动号码携带使用率最高的地区,累计使用率达86.3%,澳大利亚的累计使用率为8.6%,欧盟平均累计使用率只有5%,韩国在引入一个月内,号码携带使用率只有0.91%。导致大多数国家号码携带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营商的阻挠及政府政策制订推广不利。其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用户对号码携带业务的认知度不高。这缘于政府宣传不够,运营商对号码携带没有积极推广。英、法、德等国家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更换运营商时,对号码携带业务并不知晓。
第二,办理程序烦琐。很多国家要求用户须在移入运营商和移出运营商两处进行登记。而有些国家办理号码携带的时间太长,如英国早些时候是25天。
第三,收费也是门槛之一。英国移动电话号码携带从引入开始一年内收取25~30英镑作为手续费。针对办理手续费过高的状况,OFCOM要求移动电话运营商将手续费下调至5英镑以下。其后有报告称该国移动号码携带使用率提高。
香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指标良好,首先号码携带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次,用户只需在移入运营商处进行办理即可,办理时间是1~2天;最后,号码携带是免费的(但近期开始收费)。
移动号码携带有利于新进入者
在实施移动号码携带后的最初两年内,传统的主导运营商由于资费偏高,用户转网率往往明显高于新运营商。这种结果符合管制当局推行号码携带政策的初衷,即加剧竞争、扶持新运营商。一些国家还制订具体措施,进一步扶持新的运营商,如韩国为削弱主导运营商的垄断地位,规定在2004年1月,只允许主导运营商SK(市场份额53%)用户携号移出,其他运营商则不必提供用户携号移出的服务,KTF(市场份额32%)和LG电信(市场份额15%)提供携号移出的时间分别是2004年7月和2005年1月,这种为新运营商留出发展空间的做法,无疑会使新运营商在短时间内受益,类似国家还有意大利等国。
移动号码携带的引入加剧了价格与服务的竞争
移动号码携带初期的竞争形式主要体现为价格战,当价格水分挤压到一定程度时,竞争则上升到比拼服务、业务创新等综合实力的层次上来。
比如,香港在引入号码携带的初期,曾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运营商整体收入下滑。1999年3月,香港引入移动号码携带之际,各运营商使尽浑身解数争夺用户,其中NewWorldMobility甚至向1,000名用户免费赠送话机,同时提供为期两周的免费通话服务;HongKongCSL向所有用户提供为期三个月、每天两个小时的免费通话时间;People’sTelecom将月租费中的免费通话时间从75分钟延长至100分钟。激烈的价格战使六家运营商中的五家(除HongkongCSL外)出现经营赤字。尽管1999年底六家运营商决定同时调整资费,但由于遭到消费者的反对和来自OFTA的警告,最终未能实施。各运营商只好通过谋求开发新业务以确保收入的提升。
与此相反,尽管美国刚刚实施移动号码携带不久,但由于其前期六家运营商竞争充分,价格水分已挤压殆尽,老牌运营商Verizon凭借其强大的网络能力、服务能力等优势,其用户数不降反升,用户流失较多的却是服务质量较差的AT&TWireless。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