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基础知识 » LVS的4种模式和10种算法

共2条 1/1 1 跳转至

LVS的4种模式和10种算法

高工
2023-09-03 08:50:48     打赏

LVS是基于4层的负载均衡技术,它是Linux内核的一个模块。下面,对LVS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LVS的四种模式

1、NAT模式

客户端访问LVS时,LVS通过重写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且根据预设的调度算法,将请求分派给后端真实服务器,真实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处理后,发出响应报文也需要通过LVS返回,返回时需要修改报文的源地址,然后返回给客户,完成整个负载调度过程。

NAT模式就是使用DNAT(目标地址转换,改变的是目标地址)和SNAT(源地址转换,改变的是源地址)技术完成报的转发,NAT方式可支持任何的操作系统,以及私有网络,并且只需一个Internet IP地址,非常节省成本,但是整个系统的性能受到限制。因为执行NAT每次需要重写数据包,有一定的延迟。

另外,大部分应用有80%的数据是从服务器流向客户机,也就是用户的请求非常短,而服务器的回应非常大,对LVS形成很大压力,容易成为瓶颈。

image.png

2、IP TUN模式

IP TUN(IP Tunneling即IP隧道)当LVS分配请求到不同的real server,real server处理请求后直接回应给用户,这样LVS仅处理客户机与服务器的一半连接。

IP TUN技术极大地提高了LVS的调度处理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能容纳的最大节点数,可以超过100个节点。real server可以在任何LAN或WAN上运行,这意味着允许地理上的分布,这在灾难恢复中有重要意义。

但是,此模式要求所有服务器必须支持IP隧道协议。因此,只能在Linux下使用;在windows无法使用此模式下。

关键步骤:LB会重新封装从客户端发来的包,封装后的包目标IP为其中一个real server。

image.png

3、DR模式

DR(即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与IP TUN类似,负载均衡器仅处理一半的连接,避免了新的性能瓶颈,同样增加了系统的可伸缩性,DR与IP TUN相比,没有IP封装的开销,但由于采用物理层(修改MAC地址)技术,所有服务器都必须在同一个局域网

DR与IP TUN相比,没有IP封装的开销,但由于采用数据链路层(修改MAC地址)技术,所有服务器都必须在一个物理网段。

此模式下,关键步骤:LB会修改从客户端发过来的包里的MAC地址,将MAC地址修改为其中某一个real server的mac地址。

image.png

4、FULL NAT模式

这种模式为NAT模式的升级版;传统的NAT模式,LB和RS必须在同一个VLAN下,否则LB无法作为RS的网关。

这引发的两个问题是:

  • 同一个VLAN的限制导致运维不方便,跨VLAN的RS无法接入;
  • 当RS横向扩容时,总有一天其上的单点LB会成为瓶颈。

Full-NAT解决的是LB和RS跨VLAN的问题,而跨VLAN问题解决后,LB和RS不再存在VLAN上的从属关系,可以做到多个LB对应多个RS,解决水平扩容的问题。

Full-NAT相比NAT的主要改进是,在SNAT/DNAT的基础上,加上另一种转换。

转换过程如下:

  • 在包从LB转到RS的过程中,源地址从客户端IP被替换成了LVS的内网IP。内网IP之间可以通过多个交换机跨VLAN通信。
  • 当RS处理完接收到的包,返回时,会将这个包返回给LB的内网IP,这一步也不受限于VLAN。
  • LB收到包后,在NAT模式修改源地址的基础上,再把RS发来的包中的目标地址从LB内网IP改为客户端的IP。
  • Full-NAT主要的思想是把网关和其下机器的通信,改为了普通的网络通信,从而解决了跨VLAN的问题。采用这种方式,LB和RS的部署在VLAN上将不再有任何限制,大大提高了运维部署的便利性。

二、LVS的十种调度算法

LVS的调度算法分为两类:静态与动态。

1、静态算法(有4种):只根据算法进行调度,而不考虑后端服务器的实际连接情况和负载情况。

① RR:轮询调度(Round Robin)

调度器通过”轮询”调度算法将外部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到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上,它均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而不管服务器上实际的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② WRR:加权轮询(Weight RR)

调度器通过“加权轮叫”调度算法根据真实服务器的不同处理能力来调度访问请求。这样可以保证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处理更多的访问流量。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③ DH:目标地址hash(Destination Hash)

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④ SH:源地址hash(Source Hash)

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Key)从静态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返回空。

2、动态算法(有6种):前端的调度器会根据后端真实服务器的实际连接情况来分配请求。

⑤ LC:最少链接(Least Connections)

动态地将网络请求调度到已建立的链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如果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较好地均衡负载。

⑥ WLC:加权最少连接(默认采用的就是这种)(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在集群系统中的服务器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调度器采用“加权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优化负载均衡性能,具有较高权值的服务器将承受较大比例的活动连接负载。调度器可以自动问询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⑦ SED:最短延迟调度(Shortest Expected Delay)

在WLC基础上改进,Overhead=(ACTIVE+1)*256/加权,不再考虑非活动状态,把当前处于活动状态的数目+1来实现,数目最小的,接受下次请求,+1的目的是为了考虑加权的时候,非活动连接过多缺陷:当权限过大的时候,会导致空闲服务器一直处于无连接状态。

⑧ NQ永不排队/最少队列调度(Never Queue Scheduling NQ)

无需队列。如果有台realserver的连接数=0就直接分配过去,不需要再进行sed运算,保证不会有一个主机很空闲。在SED基础上无论+几,第二次一定给下一个,保证不会有一个主机不会很空闲着,不考虑非活动连接,才用NQ,SED要考虑活动状态连接,对于DNS的UDP不需要考虑非活动连接,而httpd的处于保持状态的服务就需要考虑非活动连接给服务器的压力。

⑨ LBLC: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调度算法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

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最近使用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不存在,或者该服务器超载且有服务器处于一半的工作负载,则用“最少链接”的原则选出一个可用的服务器,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

⑩ LBLCR: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连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也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集群系统。它与LBLC算法的不同之处是它要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组服务器的映射,而LBLC算法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台服务器的映射。

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组,按”最小连接”原则从服务器组中选出一台服务器,若服务器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超载,则按“最小连接”原则从这个集群中选出一台服务器,将该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组中,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

同时,当该服务器组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修改,将最忙的服务器从服务器组中删除,以降低复制的程度。






关键词: LVS     4种模式     10种算法    

院士
2023-09-04 11:23:40     打赏
2楼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