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耦电容
去耦电容是电路中装设在元件的电源端的电容,此电容可以提供较稳定的电源,同时也可以降低元件耦合到电源端的噪声,间接可以减少其他元件受此元件噪声的影响。 在电子电路中,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电容所处的位置不同,称呼就不一样了。对于同一个电路来说,旁路(bypass)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decoupling)电容也称退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去耦电容用在放大电路中不需要交流的地方,用来消除自激,使放大器稳定工作。
在共享导体的电路中,共享电源的时候,当一个器件需要对外提供输出的时候就会同时拉低该导体的电压,产生噪声耦合到共享的电路中。在有噪声的环境中,这些电磁波会在导体内感应出电压信号,影响回路中的元件。在数位电路中,器件容易在临界位置由于干扰而产生错误的信号,从而产生错误的动作。去耦电容可以减少以上情形的发生。为什么加电容 PCB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几乎必做的事就是给每个电源管脚(Vcc、Vdd等)加上一个0.1uF的陶瓷电容,并在某些地方加上更大容量的极性电容,几乎成了每天吃饭必定要吃碗米一样的事情了,但Why呢?
- 为什么要加这些电容?
- 为什么要加0.1uF的?
- 为什么有时还要加其它值的电容?
- 在PCB上这些电容放在哪里?
![1735311699216486.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699216486.png)
本质上我们设计的所有电路可以像下图一样抽象一下:
- 板子上有n个不同的负载(比如某个运放电路、MCU的内核、MCU的IO、ADC、时钟),每个负载都需要稳定地供电 - 电压稳定、干净,电流充足,在此图上我只画出2个负载进行举例;
- 电源产生电路,它为每个负载提供能源
![1735311707884767.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07884767.png)
![1735311716170461.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16170461.png)
![1735311724592378.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24592378.png)
怎么办呢?当然就是把每个地区的问题控制在该地区范围内喽:
- 电源供电取决于变换的方式,其供电本身在DC上就有纹波,因此我们需要在电源输出Vout端要有电容C1(我们可以看成是国家粮仓)负责将供电电压上的噪声降到尽可能的低,完全为零是不可能的,因为完美的世界从来都不存在,只要不影响后面负载的正常工作即可。
- 既然每个负载工作起来会导致其电源出现额外的波动,那就让波动在本地尽可能降低,且不影响到其它负载的工作。降低负载供应波动影响的方式就是加强能即时响应的供给(本地粮库) - 通过备用的供给平滑掉主供给快速反应方面的不足。电容的本性就是储能,用电容来做备用电能提供供给也就能平滑掉负载瞬间的需求带来的波动(不同的电容响应速度也不同,且听下文分解),保证该负载的电压尽可能稳定,也就是将有可能耦合到DC上的AC给去除掉(去耦的含义1),同时由于让本地的DC稳定,降低了对其它负载的波及(去耦的含义2)。
![1735311736326834.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36326834.png)
![1735311758566580.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58566580.png)
就是如此简单。电容的作用
![1735311766632829.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66632829.png)
![1735311772556887.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72556887.png)
![1735311778893577.png image.png](http://uphotos.eepw.com.cn/1591667673/pics/173531177889357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