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道种类
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速比赛[1] 中的比赛赛道共分为 四大类,各自的要求参见如下表格。
序号赛道种类比赛赛题
1 | 缩微赛道 | 缩微电磁组,缩微光电组 |
2 | 室内赛道 | 极速光电组(龙新赛道、MicroPython赛道),平衡轮腿组、双车跟随组、智能视觉组、完全模型组 |
3 | 信标赛道 | 独轮信标组 |
4 | 室外赛道 | 极速越野组、气垫越野组 |
二、预赛和决赛
通常情况下,根据比赛组织流程,比赛赛道分为 调试赛道、预赛赛道、决赛赛道。为了方便竞赛承办方优化组织流程,使得参赛队伍对赛道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竞赛不再单独设置练习赛道。如果比赛流程中设置调试环节,可以直接允许参赛队伍在预赛赛道上进行调试,或者不设置调试环节,比赛的时候有参赛队伍直接在“预赛场地内”完成提示和比赛过程。
决赛赛道通常情况下,是由预赛赛道经过改造完成,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来自预赛赛道。根据比赛场地的大小,兼顾现场比赛的精彩性、决赛的选拔性以及比赛的难以程度,决赛赛道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不进行决赛过程。这种情况针对赛题组报名队伍比较少的情况,可以只进行预赛。或者预赛结果中,大多数参赛队伍成绩不理想,或者预赛时采用分组分赛道进行,为了提高比赛通过率,或者减小场地对于比赛结果的影响,也可以不进行决赛过程,而是重新再进行依次预赛,或者缩小版的预赛,然后取两次比赛成绩的最好成绩。
(2) 稍加改动赛道。也就是不对预赛赛道进行非常大的改动。只是作一定的修改,比如修改赛道中的一些可以移动的元素(包括坡道、路障、单边桥、横断路障等),或者对于某些赛道弯道元素进行移位调整,或者增加一些路段的长度。这种修改的方式适合于一下比赛任务比较复杂的赛题,比如 双车跟随、 轮腿组,视觉组等。
(3) 赛道加倍,也就是将两个预赛赛道拼接成一个接近两倍长度的赛道。使用一些赛道材料,将预赛赛道连接在一起。在部署预赛赛道的时候,对于这类比赛科目需要两个预赛赛道铺设位置考的比较近,这样便于进行赛道的加倍。
三、赛道元素
赛道元素赛道组别预赛决赛
直道 | 室内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弯道 | 室内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圆环 | 室内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十字路口 | 室内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断路区 | 缩微光电 | 不存在 | 存在 |
虚线区 | 缩微光电 | 存在 | 存在 |
坡道 | 室内赛道 | 不存在 | 存在 |
黑色砖头路障 | 室内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红色横断路障 | 轮腿PVC赛道 | 不存在 | 存在 |
单边桥障碍 | 轮腿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临时停车区 | 完全模型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充电停车区 | 完全模型PVC赛道 | 不存在 | 存在 |
餐饮区 | 完全模型PVC赛道 | 存在 | 存在 |
路上锥桶、行人 | 完全模型PVC赛道 | 不存在 | 存在 |
桥洞 | 室外越野 | 不存在 | 存在 |
颠簸路段 | 室外越野 | 存在 | 存在 |
人工草坪 | 室外越野 | 存在 | 存在 |
02赛道铺设方法一、缩微赛道
缩微电磁和缩微光电组赛道的主要描述都在竞速比赛规则 中给出。具体赛道铺设参数根据缩微赛道铺设图纸中的数据进行铺设。一下给出赛道铺设中几个主要的地方。
1、赛道分组
缩微组参赛队伍较多,队伍数量多的赛区建议布置两个赛道同时比,时间才够用,抽签序号为单数的在A赛道比,抽签序号为偶数的在B赛道比。这时同学们可能会认为不同的赛道不公平,正好,决赛的赛道是两个赛道的连接体,无论你预赛跑的A还是B,决赛需要两边都跑得好才能取胜。
缩微电磁还有专科组,如果队伍数量少的赛区,也可以铺设两个缩微电磁赛道,一个给本科组比,一个给专科组比,决赛时也可以连在一起,比完专科再比本科,这样在预赛就对齐两个赛道,其中一个需要镜像铺设,决赛时只需要在图示位置切开原赛道,然后用直线将两个赛道连通即可,可以让志愿者的工作最简化。
2、铺设过程
(1) 先铺设蓝色背景布,使用黑色马克笔在蓝色背景布上将赛道绘制出;
(2) 对于缩微电磁组,沿着绘制的赛道,铺设电磁线并使用胶带进行固定;
(3) 对于缩微光电组,沿着绘制的赛道,铺设白色胶带。在虚线部分,将白色胶带刻画掉,或者使用蓝色背景胶带对白色引导线进行遮盖。
3、起跑线铺设
在缩微赛道中,根据制定的位置布设发车区域:
4、缩微电磁充电区
对于缩微电磁组,规定了发车方向。充电区域可以摆放在赛道上,也可以摆放在赛道两旁规定的充电区域内。车模比赛计时开始是从车模手动摆放在充电线圈上面开始,之后参赛队员就不再允许触碰车模以及充电设备。车模充电完毕之后自动开始运行两周。
二、室内PVC赛道
相比于之前的智能车竞赛,第二十届智能车竞赛不再铺设赛道黑色边缘,也没有路肩。其他关于赛道铺设以及赛道上的元素摆放根据 室内PVC赛道设计图纸 进行铺设。
室内比赛赛长度如下图所示, 最终的比赛任务以现场实际部署为准。
三、室外极速组别
极速越野与气垫越野组别的赛道采用分科目 比赛的方式。具体的描述根据竞速赛规则进行部署。
1、铺设环境
室外赛道可以部署在运动场的跑道、草坪,篮球场、羽毛球场地,或者室外开阔的广场、道路中。赛道的形状、尺寸以及赛道内的附属物按照不同的比赛科目分别进行设置。室外比赛中,有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天气状况、各种随机存在的光线和声音的干扰。
除非有特别恶劣的室外天气影响(暴雨、酷热、狂风),室外组别车模作品需要对可能遇到的雨水、高温、灰尘做好必要的防护。此外,由于室外场地会存在着路边不同的固定物体,场地内可能会有其他运行的车模、行人等,车模需要能够对可能出现的碰撞做好保护。
2、铺设方法(1)颠簸路段
实际布置时,颠簸路段需要先在跑道上粘贴布基胶带打底,然后在铺设路肩,最后再用布基胶带固定好路肩,否则很容易撞掉,如下图所示:
▲ 图2.3.1 颠簸路段铺设前使用胶带打底
▲ 图2.3.2 铺设黑色胶条
▲ 图2.3.3 最后使用白色胶带进行固定
3、坡道部署
坡道要求高度为20厘米,宽度为100厘米,长度为150厘米,建议用两个宽度为50cm的大坡道并排连接而成,尺寸刚好合适。操作如下图所示:
▲ 图2.3.4 合并两个室内普通大坡道,构成室外比赛的坡道
4、狭窄路段
狭窄路段在布置时,需要将中间引导白线向两端各延伸出去100厘米,如下图所示:
▲ 图2.3.5 狭窄路段的铺设方法
▲ 图2.3.6 狭窄路段的铺设方法
5、锥桶加固
为方便判罚,锥桶要求固定成不能撞倒的存在,具体做法是将底部配重管都装满沙,同时再在锥桶上套配重环形沙袋,便可避免被撞倒或推移,如果仍然会被推移,可以多加环形沙袋的数量避免。如下图所示:
▲ 图2.3.7 锥桶固定加重沙袋
▲ 图2.3.8 锥桶固定加重沙袋
▲ 图2.3.9 锥桶内部配重
6、极速越野科目四
停车区参考如下图,停车区建议用胶布粘贴而成或者用锥桶摆放到停车区四角进行标记,方便裁判判断是否停进了停车区即可。起始位置距离停车区约15-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