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微处理器架构之争可能出现全新的结果
自Intel宣布不再把时钟频率或速度作为微处理器的宣传重点后,最近有一条消息也应该引起微处理器用户的高度重视──Intel打算搁置下一代高频处理器,转而发展较低频的处理器──这意味着Intel已经不仅仅考虑微处理器的行销策略,而代表着整个微处理器领域已经出现了重大转变。
在80年代中期,多数RISC开发商均表示,通过微处理器管线操作可以获得巨大的性能增益。早期的RISC处理器在本质上更为简单,因此管线作业非常容易实现。
为应对RISC的威胁,Intel最终通过将其CISC架构分割为指令预处理器,从而把CISC指令划分为RISC指令,随后划分为一个RISC执行单元。一旦分割完成之后,Intel将此后整整10年的时间用于把管线分成更多的段,直到最终到达目前20段管线操作的Pentium 4系列。
现在人们通常会发现,一个已知的好主意可能要经过长期间的改良才能得到不错的结果;例如,一个分成7到10段管线操作的处理器仍能分别具有不错甚至相当高的效率。然而,当管线操作发展成类似冷战时期核军备竞赛的情形时,其优势就消失殆尽。
我们可以用MAD(同归于尽,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这个名词来描述军备竞赛。但对于Intel和Microsoft来说,如果做一些微小的文字替换,它就变成了“共享其利(Mutually Assured Dollars)”:即Intel借由不断提高处理器性能来不断提高价格,而Microsoft则不断提供越来越庞大的软件来消耗这些性能。
但是,将管线操作不断推进从而使功率/性能成倍增长并不是Intel单向行销战略中唯一取消的一部分。连Gordon Moore也于宣布了减缓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这种减缓有着明显的技术影响,但只要试想一下如果推出新一代PC需要的周期达24个月(而不是12个月),那我们就知道问题在哪了。
期望同时到达管线操作和摩尔定律的极限促使Intel开始宣传其它处理器的特色,例如,效率。现在,对于那些熟悉嵌入式市场的人们来说,他们始终关心的是效率;无论衡量工具是瓦特、美元还是MHz,任何一项都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暗示RISC架构可能随时取代Intel和AMD的CISC x86处理器。但是,这的确暗示人们:类似于开放原始码Linux对Microsoft的冲击,开放架构对x86主导地位的冲击也同样存在。正如Microsoft与x86同步开发一样,Linux/UNIX已与RISC架构实现了协同开发,并有可能进一步成为主流。
关键词: 微处理器 架构 之争 可能 出现 新的 结果 In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B站互动赢积分】活动开启啦!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