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PCB与EMC » PCB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检查事项总结(下)

共4条 1/1 1 跳转至

PCB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检查事项总结(下)

工程师
2019-08-31 23:20:23     打赏

i.禁布区

78, 金属壳体器件和散热器件下,不应有可能引起短路的走线、铜皮和过孔

79, 安装螺钉或垫圈的周围不应有可能引起短路的走线、铜皮和过孔

80, 设计要求中预留位置是否有走线

81, 非金属化孔内层离线路及铜箔间距应大于0.5mm(20mil),外层0.3mm(12mil),单板起拔扳手轴孔内层离线路及铜箔间距应大于2mm(80mil)

82, 铜皮和线到板边 推荐为大于2mm 最小为0.5mm

83, 内层地层铜皮到板边 1 ~ 2 mm, 最小为0.5mm

j.焊盘出线

84, 对于两个焊盘安装的CHIP元件(0805及其以下封装),如电阻、电容,与其焊盘连接的印制线最好从焊盘中心位置对称引出,且与焊盘连接的印制线必须具有一样的宽度,对于线宽小于0.3mm(12mil)的引出线可以不考虑此条规定

85, 与较宽印制线连接的焊盘,中间最好通过一段窄的印制线过渡?(0805及其以下封装)

86, 线路应尽量从SOIC、PLCC、QFP、SOT等器件的焊盘的两端引出

k.丝印

87, 器件位号是否遗漏,位置是否能正确标识器件

88, 器件位号是否符合公司标准要求

89, 确认器件的管脚排列顺序, 第1脚标志,器件的极性标志,连接器的方向标识的正确性

90, 母板与子板的插板方向标识是否对应

91, 背板是否正确标识了槽位名、槽位号、端口名称、护套方向

92, 确认设计要求的丝印添加是否正确

93, 确认已经放置有防静电和射频板标识(射频板使用)

l.编码/条码

94, 确认PCB编码正确且符合公司规范

95, 确认单板的PCB编码位置和层面正确(应该在A面左上方,丝印层)

96, 确认背板的PCB编码位置和层面正确(应该在B右上方,外层铜箔面)

97, 确认有条码激光打印白色丝印标示区

98, 确认条码框下面没有连线和大于0.5mm导通孔

99, 确认条码白色丝印区外20mm范围内不能有高度超过25mm的元器件

m.过孔

100, 在回流焊面,过孔不能设计在焊盘上。(正常开窗的过孔与焊盘的间距应大于0.5mm (20mil),绿油覆盖的过孔与焊盘的间距应大于0.1 mm (4mil),方法:将Same Net DRC打开,查DRC,然后关闭Same Net DRC)

101, 过孔的排列不宜太密,避免引起电源、地平面大范围断裂

102, 钻孔的过孔孔径最好不小于板厚的1/10

n.工艺

103, 器件布放率是否100%,布通率是否100%(没有达到100%的需要在备注中说明)

104, Dangling线是否已经调整到最少,对于保留的Dangling线已做到一一确认;

105, 工艺科反馈的工艺问题是否已仔细查对

o.大面积铜箔

106, 对于Top、bottom上的大面积铜箔,如无特殊的需要,应用网格铜[单板用斜网,背板用正交网,线宽0.3mm (12 mil)、间距0.5mm (20mil)]

107, 大面积铜箔区的元件焊盘,应设计成花焊盘,以免虚焊;有电流要求时,则先考虑加宽花焊盘的筋,再考虑全连接

108, 大面积布铜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没有网络连接的死铜(孤岛)

109, 大面积铜箔还需注意是否有非法连线,未报告的DRC

p.测试点

110, 各种电源、地的测试点是否足够(每2A电流至少有一个测试点)

111, 确认没有加测试点的网络都是经确认可以进行精简的

112, 确认没有在生产时不安装的插件上设置测试点

113, Test Via、Test Pin是否已Fix(适用于测试针床不变的改板)

q.DRC

114, Test via 和Test pin 的Spacing Rule应先设置成推荐的距离,检查DRC,若仍有DRC存在,再用最小距离设置检查DRC

115, 打开约束设置为打开状态,更新DRC,查看DRC中是否有不允许的错误

116, 确认DRC已经调整到最少,对于不能消除DRC要一一确认;

r.光学定位点

117, 确认有贴装元件的PCB面已有光学定位符号

118, 确认光学定位符号未压线(丝印和铜箔走线)

119, 光学定位点背景需相同,确认整板使用光学点其中心离边≥5mm

120, 确认整板的光学定位基准符号已赋予坐标值(建议将光学定位基准符号以器件的形式放置),且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值。

121, 管脚中心距<0.5mm的IC,以及中心距小于0.8 mm(31 mil)的BGA器件,应在元件对角线附近位置设置光学定位点

s.阻焊检查

122, 确认是否有特殊需求类型的焊盘都正确开窗(尤其注意硬件的设计要求)

123, BGA下的过孔是否处理成盖油塞孔

124, 除测试过孔外的过孔是否已做开小窗或盖油塞孔

125, 光学定位点的开窗是否避免了露铜和露线

126, 电源芯片、晶振等需铜皮散热或接地屏蔽的器件,是否有铜皮并正确开窗。由焊锡固定的器件应有绿油阻断焊锡的大面积扩散

出加工文件

t.钻孔图

127, Notes的PCB板厚、层数、丝印的颜色、翘曲度,以及其他技术说明是否正确

128, 叠板图的层名、叠板顺序、介质厚度、铜箔厚度是否正确;是否要求作阻抗控制,描述是否准确。叠板图的层名与其光绘文件名是否一致

129, 将设置表中的Repeat code 关掉,钻孔精度应设置为2-5

130, 孔表和钻孔文件是否最新 (改动孔时,必须重新生成)

131, 孔表中是否有异常的孔径,压接件的孔径是否正确;孔径公差是否标注正确

132, 要塞孔的过孔是否单独列出,并标注“filled vias”

u.光绘

133, 光绘文件输出尽量采用RS274X格式,且精度应设置为5:5

134, art_aper.txt 是否已最新(274X可以不需要)

135, 输出光绘文件的log文件中是否有异常报告

136, 负片层的边缘及孤岛确认

137, 使用光绘检查工具检查光绘文件是否与PCB 相符(改板要使用比对工具进行比对)

文件齐套

138, PCB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brd

139, 背板的衬板设计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CB[-T/B].brd

140, PCB加工文件:PCB编码.zip(含各层的光绘文件、光圈表、钻孔文件及ncdrill.log;拼板还需要有工艺提供的拼板文件*.dxf),背板 还要附加衬板文件:PCB编码-CB[-T/B].zip (含drill.ar

t、*.drl、ncdrill.log)

141, 工艺设计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GY.doc

142, SMT坐标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SMT.txt,(输出坐标文件时,确认选择 Body center,只有在确认所有SMD器件库的原点是器件中心时,才可选Symbol origin)

143, PCB板结构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MCAD.zip(包含结构工程师提供的.DXF与.EMN文件)

144, 测试文件:产品型号_规格_单板代号_版本号-TEST.ZIP(包含testprep.log 和 untest.lst或者*.drl测试点的坐标文件)

145, 归档图纸文件:产品型号规格-单板名称-版本号.pdf,(包括:封面、首页、各层丝印、各层线路、钻孔图、背板含有衬板图)

标准化

146, 确认封面、首页信息正确

147, 确认图纸序号(对应PCB各层顺序分配)正确的

148, 确认图纸框上PCB编码是正确




工程师
2019-09-01 16:35:26     打赏
2楼

学习 感谢楼主分享


工程师
2019-09-01 16:41:59     打赏
3楼

了解       谢谢分享


工程师
2019-09-01 22:38:39     打赏
4楼

感谢分享!


共4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