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运,功率因数不达标被罚款怎么办?
1、功率因数与力调电费
首先需要了解几个概念,功率因数是什么?与罚款的关系?
功率因数就是交流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相位之差(通常是电流落后)角度的余弦值。是衡量用户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过低会降低电网的运行效率 。功率因数可通过用户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的数值计算取得,一般来讲,无功电量比例越高则功率因数越低,所以,提高功率因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以降低无功功率。
根据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电财字 215号文件)规定,容量在100 kV A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均须进行功率因数考核,未达到考核标准将加收功率因数调节费 (即力调电费),超过考核标准的按超过比例进行奖励。
用户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85或 0.90,若功率因数远低于标准,不仅会造成电网运行负担,同时力调罚款数量也会十分巨大。
2、光伏并网为什么会导致功率因数下降?
光伏发电的典型接入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在用户原有配电设施上进行接入,光伏发电板通过逆变器整流输出交流电,并经过升压变接入高压侧并网。
在光伏电站投运后,可以把电网和光伏视为两个电源点,两个电源都可以为负载供电,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下,光伏优先为负载供电,就地消纳不了的余电并入电网。

当负载Pf稳定时,随着光伏出力P2增加,负载从电网获取的有功P1就会减少(余电上网时P1为负),理论上从电网获取的无功Q1也要减少,由企业电站内无功补偿或光伏电站提供无功,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站内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智能投切失效等问题,电站仍需从电网获取大量无功Q1,导致功率因数降低。
功率因数考核与力调电费是保障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是鼓励用户自主调整功率因数的制度保障。光伏发电的试点与推广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国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光伏接入造成未预计的力调罚款,不仅会阻碍光伏发电的推广,同时也使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3、功率因数下降导致力调电费罚款及解决方案
CET中电技术作为电能领域及能源领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PMC-1606+HDMI就地调控显示方案,内置功率因数闭环调节策略,接入逆变器、考核点电表等设备,以考核功率因数为目标值对逆变器动态闭环调节,平衡逆变器有功、无功出力,兼顾发电经济性,保证功率因数满足电网考核要求。
PMC-1606虚拟电厂控制终端,可为客户提供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治理方案,实现增效降本。集远动机、4G通信、纵向加密、轻量级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光储策略控制网关,内置CET自主研发的AGC/AVC、Web组态等APP,可满足分布式光伏、储能等系统的实时调控和监视需求,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集装箱/电池预制舱、园区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场景。
功率因数调节系统投入前后系统运行状况对比,功率因数治理效果显著:当天平均功率因数调节前0.76,调节后0.948。(考核值:0.9)。

统计现场功率因数和力调电费(力调电费为正是罚款,为负是奖励)发现,9月份投入功率因数调节策略后,调节效果明显,切实为客户提高经济效益。

CET中电技术提供从设备到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光伏并网后的功率因数问题,实现降本与能效提升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