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这样的场景:冬夜加班到凌晨,你裹着毛毯对着电脑敲报告,咖啡已经凉透,眼皮沉得像灌了铅。想把台灯关了眯一会儿,只需说一句 “调到最低亮度”,暖黄的光线便悄悄柔和下来,不必挪动冻得僵硬的手。周末陪孩子在书桌前做手工,胶水沾了满手,孩子举着半成品嚷嚷 “要亮一点”,你随口一句 “台灯调亮”,光线立刻铺满桌面,不用停下陪孩子的亲子时光去擦手按开关。
晚上起夜时不用摸黑找开关,轻声说句 “小X开灯”,台灯便亮起柔和的低亮度光,既不刺眼又能照亮脚下。老花眼看不清调光键也没关系,“亮一点”“暗一点” 的自然对话,就能让光线随需求变化,像有个懂心意的人在身边照料。
台灯离线语音控制芯片方案,不是简单地给台灯加个功能,而是用技术填补生活里的缝隙。它让操作回归自然,让灯光懂得回应,在每一个需要的瞬间,用不打扰的方式,提供恰到好处的温暖与便利。
台灯离线语音芯片控制方案分享
WTK6900P 芯片采用 OTP 存储,拥有 2.4V - 5.2V 的宽电压特性,这意味着它能适配多种电源环境,不会因电压问题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其待机功耗极低,仅为 5μA,既节能环保,又能降低长期使用成本。并且,该芯片也是低成本芯片价格十分亲民,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智能语音控制台灯带来的便利。
从功能特性来看,WTK6900P 芯片在语音识别方面表现出色。它内置降噪算法,即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精准识别用户指令。例如在看着电视、外面下着雨、听着音乐、孩子在旁边哭,此时只要对着台灯说出 “打开台灯”“调亮一些” 等指令,台灯就能迅速响应。这得益于它对复杂环境噪音的有效过滤,就像给台灯安装了一对 “顺风耳”,识别用户的指令。
台灯MCU如何与WTK6900P链接
将台灯 MCU 与 WTK6900P 连接,通常可借助串口通信来实现,这是较为常见且便捷的方式。以常用的 STM32 系列 MCU 为例,STM32 拥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其中 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传输器)外设能很好地与 WTK6900P 对接。
首先,需对 STM32 的 USART 外设进行配置。在硬件连接上,把 STM32 的 TX(发送引脚)与 WTK6900P 的 RX(接收引脚)相连,STM32 的 RX(接收引脚)则与 WTK6900P 的 TX(发送引脚)相接,同时,要确保两者的电源地(GND)共地,以此保障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比如在实际的智能台灯电路设计中,使用面包板进行初步搭建时,可将 STM32 最小系统板的对应引脚通过杜邦线与 WTK6900P 开发板的引脚连接起来。
软件层面,在 STM32 的开发环境(如 Keil)中,要编写初始化代码。先设置 USART 的工作模式,选择异步通信模式,并配置合适的波特率。由于 WTK6900P 支持多种波特率,可依据实际需求与通信距离等因素,将 STM32 的波特率设置为与 WTK6900P 一致,比如常见的 9600bps 或者 115200bps。接着,配置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通常设置为 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无校验位,这样的配置能满足大多数台灯控制场景的通信需求。完成这些基础配置后,便可在主程序中通过 USART 发送和接收数据。当 WTK6900P 识别到用户发出的 “打开台灯”“调节亮度” 等语音指令后,会将相应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 STM32,STM32 接收到数据后,再根据预设的程序逻辑,控制台灯的开关、亮度调节等功能,从而实现台灯 MCU 与 WTK6900P 的协同工作,为用户带来便捷的语音控制台灯体验 。
同时WTK6900系列有多种成熟的标准方案,能够快速匹配各种需求,能够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以上就是关于“台灯智能离线语音控制芯片方案与应用场景”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