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保护技术和电路板布局策略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连通性。可穿戴技术存在一个不可能出现在物联网中的弱点:人体在移动时产生静电。静电可能损坏支撑物联网应用的敏感电子设备。
近年可穿戴设备被广泛应用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可穿戴设备设计为可以贴身使用,它们持续受到 因为与用户近距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静电冲击。如果没有适 当的保护,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电路、电池充电接口、按钮 或数据输入/输出端口有可能被与HBM试验中产生的相似的 程度静电放电(ESD)损坏。一旦可穿戴设备失效,整个网络 的功能和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
封装尺寸
为了便于使用,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往往很小,因此其防静电保护电路中的静电保护元件在选取时许尽量选用小封装尺寸的,同时不会降低其防静电能力。具有防静电能力的TVS二极管是理想的保护器件。
器件位置
合理确定二极管位置,大部分可穿戴设计不需要在每个集成电路引脚上都使用板级TVS二极管。首先,许先确定哪些引脚暴露在可能发生用户可能产生ESD事件的。比如通讯/控制线路、USB接口、按钮/开关和其他数据总线,这些都是ESD容易侵入的途径。因此,在放置静电保护器件时,应尽量靠近这些ESD源。
走线长度
缩短走线长度。走线布线在针对集成电路引脚的TVS二 极管保护设计中非常重要。与雷电瞬态不同,ESD不会长时间释放出大量电流。处理ESD时,一定要尽快把电荷从受保 护的电路转移到ESD参考点。
器件选型
在选择ESD保护器件时不仅要能防止增强的静电应力,还要能提供足够低的箝位电压,在一些涉及信号传输的位置不能选择容值过高的器件,以免信号丢包。 IEC 61000-4-2是对器件防静电能力的一种测试标准,按照可穿戴设备要求等防护水平来选择符合对应标准的静电保护器件型号。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电子设备人体静电保护设计

关键词: 人体 静电 保护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多组DCTODC电源方案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cubeMX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的“坑”被打赏50分 | |
新手必看!C语言精华知识:表驱动法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杜绑线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的硬件通讯调试过程的“坑”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晶振使用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电感选型错误导致的处理器连接不上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工作那些年踩过的记忆深刻的坑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DRC使用位置错误导致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之混合OTL功放与落地音箱被打赏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