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一块树莓派5,打算用它做一个WEB服务器用。要求就是能接入网络、能启动WEB动态服务器(使用Apache、Java、Spring),提供数据库支持。因为是第一次使用这种级别的开发板,按照惯例,上网找例子学习。按照最经典的例子,是使用Raspberry Pi Imager烧录官网提供的Raspberry Pi OS。提供的操作系统中主要是Debian和ubuntu系统。正常烧录没有问题,烧录完成后,转到开发板上后,都能启动。但区别是:
1、在使用Debian 13 (trixie)时,需要在烧录时设置好WIFI、SSH的配置。因为转到开发板时,是不能通过Micro HDMI口点亮显示器并显示开机过程的。当然也就无法通过键盘、鼠标等操作。烧录完Debian 13 (trixie)后,不要急着吧SD卡转到开发板上,还需要在SD卡的根目录上建一个空的名字为ssh的文件,估计是为了能正常通过SSH远程操作树莓派5开发板用的。另外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Debian 13 (trixie)下无法安装MySQL数据库。
2、在使用官网提供的Ubuntu操作系统烧录时,烧录正常,但转到开发板时,无法通过显示器、键盘操作,SSH远程登录也不行,不知道什么原因。
在使用官方提供的系统无法完成预期的设想后,我转而使用Ubuntu官网提供的Ubuntu24。在Ubuntu24下,可以安装Apache2、MySQL,能点亮显示器、鼠标、键盘都可以使用了。后面,我把整个操作过程一点点整理起来,做成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