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哪位大侠可以提供“焓差法”热量计算理论算法

问
哪位大侠可以提供“焓差法”热量计算理论算法
答 1:
我找的一篇,不知道有没有用。
---------------------------
热工原理
图1为检测装置的热工原理图。
根据TB/T2432-93的规定,测试装置有三种布置形式:风洞式,环路式和房间式。图1所示测试装置中,辅测部分采用“风洞式”布置,主测部分采用“房间式”布置。主测系统中,进出口取样分别对蒸发器进出口空气状态进行测量,辅助风机提供循环动力并调节进口空气的压力,流量测量装置测取试验系统蒸发器侧的循环风量。该系统中的“恒温恒湿房间”集中对空气进行处理(即“房间式”),以满足不同测试工程的需要。对该“房间”的基本要求:(1)密封性好,(2)保温,(3)有足够的容积。密封和保温为防止实验系统内循环空气与外界进行热质交换,保证实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其测试的精度。足够的容积保证了“房间”内空气热湿交换充分进行,使房间内空气状态均匀。采用“房间式”系统较其它两种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系统阻力小,抗干扰性好,工况稳定等特点。
图1 热工原理图
T温度传感器 Ts湿球温度传感器
P压力传感器 ΔP压差传感器
1.进口温度取样段 2.出口温度取样段
3.被试机组 4.辅测系统
5.流量测量段 6.加热器
7.加湿器 8.恒温恒湿房间 9.辅助风机
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在定压过程中热量增量为其在过程始终的焓差,而空气在等含湿量的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增加可通过流量和过程始终的温差来确定,此即试验台“主测法”和“辅测法”的热力学基础。此时空调机组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主测法:
1)蒸发器侧循环风流量公式
Li=C.A1(2ΔP.V1)1/2m3/s
V1=101325V′1/(1+d1)m3/kg
式中:Li——单个喷嘴空气流量 m3/s;
C——流量系数取0.99;
A1——喷嘴喉部面积 m2;
ΔP——喷嘴前后静压差 Pa;
V1——喷嘴处空气比体积 m3/kg;
V′1——在标准大气压下,喷嘴进口干湿球温度下的空气比体积 m3/kg;
d1——喷嘴进口处空气含湿量 kg/kg。
总风量: L=Lim3/s,其中n为喷嘴个数。
2)制冷量公式
Q=L(i1-i2)[V1(1+d1)]kW
辅测法:
1)冷凝风量计算公式
Lci=F.Ac.(2Pc.Vc)1/2
式中:Lci——单个冷凝风机风量 m3/s;
F——流量系数,取0.98;
Ac——流量测量装置的断面积 m2;
Pc——流量测量装置的进口静压 Pa;
Vc——冷凝进口空气比体积 m3/kg。
总风量:Lc=Lc,im3/s,其中n为冷凝风机个数。
2)冷凝放热量
Qc=Lc.Cp.(t4-t3)/[Vc(1+d3)]kW
式中:Cp——干空气比热容1.01 kg/kg℃;
d3——冷凝进风含湿量 kg/kg;
t3——冷凝进风温度℃;
t4——冷凝出风温度℃。
3)辅测制冷量
Q=Qc-0.9N kW
其中:N为测得机组的总功率。
答 2: 摘自
http://www.caa.sjtu.edu.cn/Info/Technic/0530/tech2.htm
---------------------------
热工原理
图1为检测装置的热工原理图。
根据TB/T2432-93的规定,测试装置有三种布置形式:风洞式,环路式和房间式。图1所示测试装置中,辅测部分采用“风洞式”布置,主测部分采用“房间式”布置。主测系统中,进出口取样分别对蒸发器进出口空气状态进行测量,辅助风机提供循环动力并调节进口空气的压力,流量测量装置测取试验系统蒸发器侧的循环风量。该系统中的“恒温恒湿房间”集中对空气进行处理(即“房间式”),以满足不同测试工程的需要。对该“房间”的基本要求:(1)密封性好,(2)保温,(3)有足够的容积。密封和保温为防止实验系统内循环空气与外界进行热质交换,保证实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其测试的精度。足够的容积保证了“房间”内空气热湿交换充分进行,使房间内空气状态均匀。采用“房间式”系统较其它两种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系统阻力小,抗干扰性好,工况稳定等特点。
图1 热工原理图
T温度传感器 Ts湿球温度传感器
P压力传感器 ΔP压差传感器
1.进口温度取样段 2.出口温度取样段
3.被试机组 4.辅测系统
5.流量测量段 6.加热器
7.加湿器 8.恒温恒湿房间 9.辅助风机
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在定压过程中热量增量为其在过程始终的焓差,而空气在等含湿量的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增加可通过流量和过程始终的温差来确定,此即试验台“主测法”和“辅测法”的热力学基础。此时空调机组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主测法:
1)蒸发器侧循环风流量公式
Li=C.A1(2ΔP.V1)1/2m3/s
V1=101325V′1/(1+d1)m3/kg
式中:Li——单个喷嘴空气流量 m3/s;
C——流量系数取0.99;
A1——喷嘴喉部面积 m2;
ΔP——喷嘴前后静压差 Pa;
V1——喷嘴处空气比体积 m3/kg;
V′1——在标准大气压下,喷嘴进口干湿球温度下的空气比体积 m3/kg;
d1——喷嘴进口处空气含湿量 kg/kg。
总风量: L=Lim3/s,其中n为喷嘴个数。
2)制冷量公式
Q=L(i1-i2)[V1(1+d1)]kW
辅测法:
1)冷凝风量计算公式
Lci=F.Ac.(2Pc.Vc)1/2
式中:Lci——单个冷凝风机风量 m3/s;
F——流量系数,取0.98;
Ac——流量测量装置的断面积 m2;
Pc——流量测量装置的进口静压 Pa;
Vc——冷凝进口空气比体积 m3/kg。
总风量:Lc=Lc,im3/s,其中n为冷凝风机个数。
2)冷凝放热量
Qc=Lc.Cp.(t4-t3)/[Vc(1+d3)]kW
式中:Cp——干空气比热容1.01 kg/kg℃;
d3——冷凝进风含湿量 kg/kg;
t3——冷凝进风温度℃;
t4——冷凝出风温度℃。
3)辅测制冷量
Q=Qc-0.9N kW
其中:N为测得机组的总功率。
答 2: 摘自
http://www.caa.sjtu.edu.cn/Info/Technic/0530/tech2.htm
共2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EEPW电子工程师创研计划】技术变现通道已开启~ | |
发原创文章 【每月瓜分千元赏金 凭实力攒钱买好礼~】 | |
【EEPW在线】E起听工程师的声音! | |
“我踩过的那些坑”主题活动——第001期 | |
高校联络员开始招募啦!有惊喜!! | |
【工程师专属福利】每天30秒,积分轻松拿!EEPW宠粉打卡计划启动! | |
送您一块开发板,2025年“我要开发板活动”又开始了!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我踩过的那些坑】结构堵孔导致的喇叭无声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分享一下调试一款AD芯片的遇到的“坑”被打赏50分 | |
电流检测模块MAX4080S被打赏1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calloc和malloc错误使用导致跑飞问题排查被打赏50分 | |
多组DCTODC电源方案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cubeMX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的“坑”被打赏50分 | |
新手必看!C语言精华知识:表驱动法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杜绑线问题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STM32的硬件通讯调试过程的“坑”被打赏50分 | |
【我踩过的那些坑】晶振使用的问题被打赏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