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任何技术都必须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对TD来说,更重要的是帮它打开市场、使它吸引用户,这才是TD能否最终成功的最重要的一关。”王静并不否认,这是TD的一个坎,需要政府和运营商协同渡过,“否则十年心血就会毁于一旦。”
访谈
跨国公司在等待
经济观察报:前一段时间,外界担忧TD-SCDMA的言论比较多。尤其是关于“TD安乐死”的说法,使很多人担忧TD在中国将面临失败的威胁,对此你怎么看?
王静:从1998年中国向ITU提交TD-SCDMA标准至今已经十周年,10年的时间,TD一直不顺利。“安乐死”实际上是外界对“TD之父”李世鹤观点的曲解,他的意思还是说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一些切实有力的措施,“TD安乐死”可能会成为现实,他希望政府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具体的对TD-SCDMA乃至中国3G策略的计划。
经济观察报:对于一些跨国公司来说,是什么影响他们进一步进行TD市场的战略布局,这当中比较迫切的,就你了解包括哪些问题?
王静:很多公司都已经确信TD会往下走、TD在中国会有市场。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市场有多大,不知道能走多久,是三年、四年还是七年、八年,这对他们很有关系。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这里头,不是技术,完全是一个战略决策和市场运营的问题。
现在很多国际一流公司都不是很确定什么时候把那只脚踏进来是合适的,他们很难向总部说明什么时间应该进入。因为市场前景没有明晰,大公司的决策就下不来。比如国际著名的企业英飞凌,因为无法向德国总部说清什么时候中国会发3G牌照,什么时候TD正式商用,直到现在仍在等待。
经济观察报:除了一些较早进入的企业,还有哪些企业正在等待市场被激活?
王静:我觉得所有产业链里的公司都在等。
不光是那些已经在做TD或者想做 TD 的 公 司 ,WCDMA 和 CD-MA2000的公司也关心,因为整个的TD往下怎么走实际上也将解决WCDMA和CDMA2000的一些发展问题。所以实际上所有的通信企业都关注这个事情。
经济观察报: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没有可能催生出一些比较新的产业方面的布局,使一些跨国公司对TD的发展更有信心?
王静:如果中国的3G市场起来了,对于整个世界3G领域不是特别乐观的情景是一针强心剂,他们希望中国能够把这个世界市场带起来,这对所有的通信企业都是有好处的。TD不起来谁都没机会,就是这么简单,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希望中国的TD产业赶紧起来。
经济观察报:如何理解现在跨国公司对TD布局的犹豫态度?据我们了解,TD论坛的主要成员是一些跨国公司,他们如何表达对政府制定策略的迫切性?
王静:现在有一些所谓“唱衰”之声,其实本质是产业链用这种方式,在表达一种失望情绪,希望政府能做出一些改善的推动。大家都视TD为自己的孩子,为TD一直在投入和观察,事实上,他们比谁都更希望TD能够成功。
其实技术型的工作都好解决,关键是商业运营的工作,尤其是大公司,TD能否走向市场他们当然很敏感,因为错过这个机会就意味着他们会丧失几十亿、上百亿的利润。像爱立信这样的公司甚至很早就在做一些研发性的工作准备,一旦决策了,这些公司的动作会非常快。我们有技术、有市场,再需要点耐性。
经济观察报:难道等待了那么久,耐性还不够?
王静:TD真正开始做是2003年,从头到尾6年,整个产业链花的钱可能还不如一个欧美厂家做WCDMA花的钱。一般一个欧美企业花在WCDMA上的研发都在20到30亿美元之间,TD花的钱没有这么多,现在已经预商用了,我觉得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所谓的慢只不过是说,因为牌照一直都没发,所以大家一直在等待觉得慢,但是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讲花点时间还是值得的。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说等待是值得的呢?
王静:3、4年前,TD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但多数国外运营商对此漠视,而且很多人甚至不知TD为何物。但TD-SCDMA确实已经让我们从跟随者的角色,到现在在国际标准组织里有了发言权这样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到2005-2006年,TD有了产品之后,国外企业的态度从漠视变为关注,但主要是负面的,看TD有什么缺点和问题。直到2006-2007年,TD开始在3个城市试点,国外企业这才开始客观地评价TD,并由此开始进行准备和布局。
TD-SCDMA使中国明白了把一个标准做成产品、做成产业、推向市场是一个多么复杂、漫长的过程。再往4G走,中国绝对不会比国外差,这里边有代价更有收获,更何况现在TD还没有到声称失败的田地,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人,也提升了国内一些通信公司的竞争力。从长远看,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中国的电信产业必将要汇入世界电信业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