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快来围观一下吧!>>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休闲专区 » 我爱工作 » 80,20,和渣——说说研发计划的前瞻性(转)

共2条 1/1 1 跳转至

80,20,和渣——说说研发计划的前瞻性(转)

助工
2014-03-14 15:47:28     打赏

  今天上午看到“速生机的形成”一文,有感而发,写了评论和微博一条:

  “那个80/20规律其实是这样的,如果你在研发市场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你可能就是那个80;如果你在研发比市场上的东西更好的,你可能是后20里的80;如果你看到市场上有这东西,然后打算做一个跟它差不多的,你肯定是后20里的后20,俗称渣。”

  微博毕竟太短,用博客把想说的话好好讲清楚:

  80/20法则,也叫二八定律,它的高大上名字叫“帕雷托法则”,大致的形式是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产生的。这法则被大量的代入到各种实例中,例如80%的劳动成果来自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等等。今天说的,是业界常提到的,一个行业80%的利润是被20%的企业赚走的。

  那谁有资格做那个吃掉80%利润的赢家呢?自然是在正确的时机出手、用前所未有的产品打动用户的那家,给人“这东西虽然以前没见过,但就是我要的东西”的那种感觉。苹果手机啥的自然不必说,最神奇的该算微信。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说,微信除了语音消息没一样好的,界面设计之混乱堪称一绝。但微信还是赢了,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家却非常需要的东西。

  除了第一家或最先的几家,后面跟风的差不多就是那些吃剩下20%利润的喝汤者了。但喝汤的还有二八率。

  当满大街的人都在讨论某热门产品的时候,再要出手入行本来就已经太晚了。别忘了,那些吃80%大肉的企业肯定不是傻瓜,他们的研发还在不断前进。考虑到一款产品跑批量、测试、过认证,还有从正式投产到上市所需的时间,一款产品在街上卖的时候,他们研发团队手里下一代产品应该已经设计得差不多了,除非老板没计划做下一代(这样公司离死也不太远)。

  所以,看到别人卖的产品后,决心做的比他们更好的,还可能有一点机会赶上,说不定能达到对手准备上市的下一代的水准。这批企业是后20%里的前80%,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同样的,如果没能力做的比人好,走差异化路线,做到与众不同,也有不少机会。国内最近几年崛起的几家国产手机商,大多属于这一类。三星属于这一类里做成精的,升级到前80%里去了(这里面多少也因为苹果这两年走的慢了)。

  最后讨论一下渣,后20%里的后20%——重复别人现有的水准,等你做完,别人的下一代又甩你几条街了。那这时候你唯一进入市场的手段就只有降价贱卖了。作为一个非一流的公司,产品本来就没有品牌溢价,只是在硬件BOM上加几个点挣钱而已,根本达不到传说中的高利润。若卖不掉的时候再一压价,亏本是迟早的事。

  想起以前一位同事常念叨的一句话,“当老板的要有view”。如果老板的决策没有前瞻性,只看着眼前的东西做判断,结果就是公司早晚堕入渣的水平。第一流的产品,都是在市场上根本不存在同类的时候就开始研发的。如果老板总想着“这东西做出来马上能变订单吗”,那产品永远是模仿别人的二三流货色。比如,象本文最前面引用的“速成机”的故事里那样决策的,可以套用一句无数格斗类动画片里的老桥段台词——你已经死了。

  讲个自己当年在象牙塔里亲历的故事。还好是在学术世界玩的,真要是在商业公司里,会死得很惨。言归正传,读研时我参加了一个大项目,十几人的研发团队,国家拨款、国企支持,搞当时热门的数码相机芯片。立项的时候,进口数码相机刚热起来,入门机VGA解析度,高端机130万像素。我们的项目就奔着130万去了,按理说还是有一点前瞻性的。可惜世界变化太快,等我们第一次流片的时候,130万已经是市场标配了;没一年功夫,标配又升到200万了。后来因为毕业和出国,我没等到项目结束,不知道那时我们芯片的spec是否赶上去了…… 从学术的角度,项目是极成功的,N篇期刊和会议论文,N个对图像处理、数据压缩和Verilog都烂熟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我甚至有底气说,我们那批人一点不比有2、3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研发能力差,因为我们没压力,有时间对技术能力精打细磨。但同时,我心里也清楚,如果我们是一个公司,我们已经够死两三遍了。

 




关键词: 研发     前瞻性     手机     通信    

院士
2014-03-14 16:16:49     打赏
2楼

本来就是两个东西!

不同行业,不同方式,没有多大的可比性


共2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