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故事:
楼主之前使用的是AT89S52后来别人给我推荐STC12C5A60S2这块片子,用起来非常爽,于是自己就将AT的51给淘汰了,紧接着楼主于去年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STC15这块片子,做了一些项目、参加竞赛感觉很不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大大优于传统的8051单片机。请看如下介绍:(以下引用STC公司官方数据手册资料www.stcmcu.com.)
现STC15系列单片机采用STC-Y5超高速CPU内核,在相同的时钟频率下,速度又比早期的1T系列单片机(如STC12系列/STC11系列/STC10系列)的速度快20%
1. 增强型 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速度比普通8051快8-12倍
2. 工作电压:
STC15F2K60S2 系列工作电压:5.5V - 3.8V(5V 单片机)
STC15L2K60S2 系列工作电压:3.6V - 2.4V(3V 单片机)
3. 8K/16K/24K/32K/40K/48K/56K/60K/61K字节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次数10万次以上
4. 片内大容量内大容量2048字节的的SRAM
5. 大容量片内EEPROM,擦写次数10万次以上
6. ISP/IAP,在系统可编程/在应用可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7. 共8通道10位高速ADC,速度可达30万次/秒,3路PWM还可当3路D/A使用
8. 共3通道捕获/比较单元(CCP/PWM/PCA)
----也可用来再实现3个定时器或3个外部中断(支持上升沿/下降沿中断)或3路D/A
9. 内部高可靠复位,ISP编程时8级复位门槛电压可选,可彻底省掉外部复位电路
10.内部高精度R/C时钟,±1%温飘,常温下温飘±0.6%,内部时钟从5MHz~35MHz可选
11.工作频率范围:5MHz ~ 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60MHz~420MHz
12.两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可同时使用),可在5组管脚之间进行切换,分时复用可当5组
13. 一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SPI,如果I/O口不够用,可外接74HC595(参考价0.21元)来扩
展I/O口,并可多芯片级联扩展几十个I/O口
14. 低功耗设计:低速模式,空闲模式,掉电模式/停机模式.
15. 可将掉电模式/停机模式唤醒的定时器:有内部低功耗掉电唤醒专用定时器。
16. 共6个定时器/计数器,3个16位可重装载定时器/计数器(T0/T1/T2,其中T0/T1兼容普通8051的定时器/计数器),并均可独立实现对外可编程时钟输出(3通道),3路CCP/PWM/PCA还可再实现3个定时器
17. 定时器/计数器T2,也可实现1个16位重装载定时器/计数器. 可编程时钟输出功能(对内部系统时钟或对外部管脚的时钟输入进行时钟分频输出)
18. 硬件看门狗看门狗(WDT)
19. 先进的指令集结构,兼容普通8051指令集,有硬件乘法/除法指令
20. 通用I/O口((42/38/30/26/38/30/26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 可设置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强推挽强推挽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40-pin及40-pin以上单片机的整个芯片电流最大不要超过120mA,16-pin及以上/32-pin及以下单片机的整个芯片电流最大不要超过90mA
STC15F2K60/61S2管脚图
看过了上面种种优点后,楼主继续故事,那年楼主学习完了普通的8051后感觉不爽,主要是51资源、性能有限,于是经人介绍后果断就去投奔了STC12(主要是自己不用再写PWM程序了,万恶的定时器…表示那会儿初来乍到,写起来很是头疼)其次由于STC12是1T的速度,用起来也比普通8051畅爽不少,就毅然决然的抛弃了AT89C51了……再后来一场比赛又改变了我,那时正值STC15铺货时光,楼主碰巧摩拳擦掌准备找几个项目做做,偶然发现STC举办了一个比赛,本想用STC12撸一次,后面发现官方要求使用STC15F2K61S2这个单片机,这下傻了,但是年轻气盛的,上某宝撸了几块回来,开始各种问题啊……(这些暂时卖个关子,等以后实际应用给大家说)最终比赛还剩完成了,STC15耍的也差不多。
前段时间看见论坛里面招人,楼主有幸得到了这个名额,于是召集人马一起来撸(UltraPlus团队),希望借由此机会带大家撸平这块芯片,同时也让自己好好再扎实基础,也让大家能更多学习单片机知识。在此非常感谢Jackwang的信任!
最终要分享给大家的是,STC15这块片子实际应用中的优点是:
1. 省去晶振、复位电路,内部已高可靠,高精度集成了,这个非常实用,做板的时候能很简洁,也省了很多事情,再也不用为更换晶振什么的发愁了。
2. 外设比较丰富,ADC、DAC、PWM、E2PROM等等基本日常应用完全足够了。
3. 最重要的是,咱们使用STC15来做项目开发,因为是基于8051内核的,编程风格也贴近,所以开发周期可以很短。
4. 更多的等待你的发现……。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STC官方的这块板子吧!
官方开发板附件及正面图
官方开发板硬件布局介绍
根据上面两张图,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整版布局,以及搭载了何种外围电路,这些基本外围电路对于初学来说已经非常充实了,如果后期还需要其它模块,我们还可以在面包板(洞洞板)部分焊接出来使用,板子设计的很人性化,留了自己动手设计的余地。
多的不说啦,就想给大家粗略的看一下,以及做好准备工作和我们一起撸平这块板子吧!
准备工作如下:
1. 首先下载以下附件,其中包含了板子下载的驱动程序(也就是通常说的USB-串口驱动CH340/341)、下载软件,详细安装过程也在压缩包内附有说明。
2. 待上一步完成后我们进行keil软件安装与破解,安装的说明也打
包了。
以上两步完成后,我们就要留个活儿给大家了:
尝试建立一下新工程文件。注意:请在安装完keil c51后打开下载器,做如下操作确保日后开发顺利
1. 打开下载器。
2. 看右边窗口,找到Keil仿真设置
3. 将鼠标指到图中所示部分,仔细阅读说明,安装头文件和单片机型号。
至此,咱们预告也就差不多了,详情请大家继续关注该论坛板块共同学习!
以下附几个相关链接:
拿到STC板的签到:
http://forum.eepw.com.cn/thread/262388/1
STC学习板官方QQ群:
http://forum.eepw.com.cn/thread/262391/1
基础知识回顾:
http://forum.eepw.com.cn/forum/175/1
单片机实例:
http://forum.eepw.com.cn/forum/175/1
STC官方网站:
UltraFire:分享使人进步,同时发现自身不足!
若有疑问可直接在下跟帖提问,UltraPlus会根据你的疑问为你解答!
提问格式: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
问题现象:
最后,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UltraPlus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