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康胤:产品设计中要留意三个词:科技、有刻度、有温度,这三个词是对亿觅这个团队三年以来经历上的最精华的阐述,我最喜欢最后一个词,有温度的。我今天的主题是跟科技是相关的,我虽然我个人不是做设计,但是我比较自豪的说亿觅这个团队很懂用户,通过用户的生活场景,通过对一天24小时的生活,怎么样还原成一个产品的设计。
一、一个针对年轻人的音响(Solo One)设计的过程
这是我们去年刚刚做的一个音响,我们是从一个相对非常成熟,相简单的一个品类,做到现在全新的品类。做音频的产品,如果知道这个行业的话,这个行业的水是非常深的,我不是一个强技术的人,我是一个强场景或者营销的人。这个产品我可能分享的故事还是原来的逻辑,你的用户到底是什么。
我这个品牌最重要的用户是生活在85后到90后的人,也可能就是我自己,可能就是我们公司里面90后的孩子们。用户是什么样的样子,他们是男的女的,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每天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我非常清楚,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每一个用户的消费行为是怎么样的。
基于这样的分析或者是结论变成了这样的产品,为什么?80后、85后和90后的青年人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工作状况,每年回到家是一个很累的状态,可能是九点、十点,甚至十一点才回到家,因为他们是刚刚进入社会,开始他的工作,开始他的事业,他需要成长,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取一些提升,获取一些向上的能力。特别跟我们创业很像,一模一样的,所以很累。
我们要做一个音响的产品,怎么样跟别人做的不一样,很像我们做充电宝的逻辑(下面会讲),很多的蓝牙音响你会想起来一块砖,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我不想做那样的东西,我想做让这群用户感觉更舒服的产品。我觉得它看起来是很舒服的,更适合放在你家里,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音响发声的状态是非常适合放一些中高音的轻音乐,不适合放摇滚乐,我会把重音的部分牺牲掉,让中高音的发声更加强,因为我适合于听这样的音乐,听这样的音乐让人会舒服。
音响的电池续航有两三个小电池,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音响的空间不适合放那么大的电池。另一方面,你回到家可能真的只有两三个小时去放松,睡觉。可能我十一点到家,一点睡觉,或者十点到家,十二点睡觉,只需要这么长的续航时间就足够了。甚至我们会在一些细节上去验证这个场景,我非常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跟用户产生更多的共鸣,更多的连接。这种连接不通过WIFI,也不通过蓝牙,而是通过手的物理上的接触。
其实这个图片不是很好,侧过来的话你会看到一条非常美的曲线,我称之为叫女性的侧胸部曲线。这个曲线在人体工程学上是有它的意义的。为什么我们从小在妈妈的怀里吃奶的时候,孩子会用手抓着妈妈的胸部。已经在我们人类进化的基因里面有这样的一种生理上的美感,你摸SOLO ONE的背后的时候你会有一种爽感。而且你看到背后为什么要让他去摸,不仅是因为它好看而去摸,我还用一个功能去迎合它。
我后面做了一个音量调节的按钮,用户要用它的时候一定要去摸它,在摸的过程中会产生舒服感。这是在用户心理上去还原回设计上的一些点。我甚至故意让用户多划几下,本来划一下声音就会变大,但是我们做的不那么敏感,就是让他多划一下,目的是让人和产品之间除了冷冰冰的关系,有一些更深的交互。
二、一块萨摩狗充电宝的设计故事
亿觅在三年前在开创我们自己的事业的时候,我们很缺技术,也缺各种资源的积累,所以我们选了一个品类上是非常刚需的,在品类成熟度上是非常稳定的这么一个品类去切入。这里面讲到一个创业团队怎么样在大的红海市场里面切入自己的蛋糕:充电宝。
这个产品外观看上去长的不像个充电宝。这个产品就是验证了我刚才讲的一句话,怎么样在这个红海市场里面找到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像狗一样的充电宝?我通过用互联网的方式回归到硬件的设计。
这个是萨摩,这是我们做的一款非常迎合女性的产品,只是一个移动电源而已,我会为这个移动电源做一个狗窝,会做一条狗绳,会做衣服,还做它的领养证明,血统证明,上面会有它的体型,那个就是说明书跟保修卡。这样的一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一个宠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性的定义,而是已经有了情感上定义,温度定义的产品。
我们也曾帮小米做过一款移动电源,整个体验跟萨摩一模一样。因为黎万强,曾经的小米创始人,他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是带着感动去看的。他把这个产品分享给他的产品团队,做的完全一模一样的,我们一起做了一个产品体验的复制,变成了一个米兔而已。
这个电源容量是600毫安,单价是128块钱,在小米的商城上去卖,卖了四万到五万个,四万到五万个对于小米的量来说是非常小的,可是就是他们零头的一部分。但是我对这个表现已经很惊讶了,小米这群屌丝们还是能够消费得起128块钱的电源的,但是到后面会发现这四万个已经是封顶了,已经消耗完小米用户群里面那群还比较高端的屌丝们的一些购买的能力。后面就真的卖不动了,包括小米也不会推,因为不是他的亲儿子,造成了我们一部分物料的库存。但是还好,我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渠道和销售就消化掉了。
一个创业的团队怎么样在大的商海里面跟小米或者BAT里面的大头作出差异化,我经常跟一些朋友们分享,你得挖护城河,你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哪里,我们注重用户,注重设计,注重体验,注重品质,未来技术也是护城河之一,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团队最擅长的地方在哪里,不足的地方又在哪里。
这个是我们做的全世界最薄的5.2毫米的产品,我用的也是扁平化一样的设计。这两个图有一个差异的地方,那两个金属发亮的是一个USB口,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是打开的,通过这样的机械上的设计能让这个产品做到比其他产品还要再薄一毫米,我们的设计也是极致的设计:让你的产品再薄一毫米。
最早的设计已经极致薄了,但是还没有办法突破6毫米这样的厚度,一开始我们做分析,还是蛮厚的。我们跟工程师、设计师提了一个问题,怎么样再做薄一毫米,最后还是工程师站出来了,在这里面很感谢我们的工程师。
他在USB口上,做了一个非常巧的活动式的开合的设计。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小,但在这上面花的研发成本是整个产品的一半,我们会做一万次的开合的测试,让它不会很容易脱落和老化。里面很多细节的东西,甚至连螺丝钉都要考虑怎么样再薄一毫米,每个物料都要迎合产品在定义的时候最核心的样子。
这是我们今年年底推出的一款产品,看起来是一个表,没错,它确实是一个手表。第二,它其实是所谓智能功能的,我们不大爱用智能这个词,我们叫可连接的手表。它能够检测你的运动、睡眠状况,所有的数据可以通过手表部分的显现给你一些交互,更多深度数据,像卡路里的消耗,深度数据是通过手机APP传输。
回归到这个产品我们设计的初衷上去看,大家都知道现在做的穿戴,很多人会做手环,很多人会做这样的手表。他们很多的故事都会说我要获得数据,我要做数据分析,做一些推送也好,做一些社交网也好,更多是强调很多背后的很大的意图。
我们的意图很简单。首先我们做一款很好看的手表,这两个逻辑是完全相反的。前者的逻辑是我要获取数据,数据是我一切东西的核心出发点,但是回过头来看具体的产品的使用状态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户只带了一个月、半个月,长的三个月、六个月,就已经放到一边去了,当用户不用或者这个产品没有在用户身上可停留时间的时候,这个产品怎么去获取数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现在要创造的产品的逻辑,首先我要让用户戴起来,可穿戴东西我是穿在身上的,是身份的标签,甚至是一个个性的表达,甚至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这个东西是我很在意的,我今天不会穿的不那么正式的东西出现在这个场合,我可能戴着眼镜更适合我的品类,可能我的手表是符合我这样的感觉。
首先在可穿戴这个品类里面一定要思考怎么样不断的增强这个产品在用户身上的停留时间,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后面再去想你的数据从哪里来,你的数据怎么样获取、分析,怎么样提供更深度的服务给到他。这是一块手表,还原时间本身对我们的意义。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手表在身上的停留是要去考虑的。可以检测运动,运动对一个人来讲,怎么样通过时间慢慢塑造身体的变化或者是健康状况的变化,这些我们还需要不断去思考的。
最后来分享一些数据。这是2014年创造的营业额,8000万,80%是来自充电宝,来自于一个很基础品类的产品。最有价值的地方是这里,我们通过产品的消费,我们有10万个跟我们可连接的用户,他们是我们品牌的捍卫者,是能够提供给我们很多产品方向、产品思考的一群人。我们是一个民主的团队,用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创造的是跟用户之间是亲密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不是一个我把东西卖给你的东西,我们相信之间是可以产生价值的碰撞的。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连接的时代,我们跟用户之间的连接,用户跟用户之间的连接,用户跟产品之间的连接,产品跟产品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我们只有通过这些连接方式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或者是有相同价值观的一些圈子,在圈子里面我们可以用很细分的产品的体现做出来。
我们会建立自己用户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面有很多的沉淀,很多的分享,很多的参与和碰撞,最后变成一个加速的事情,让硬件创业这件事情更加靠谱,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历的坎会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