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Spartan-6复杂多了,耐心地看了看,知道ZYNQ系列分为PS(系统)以及PL(逻辑)部分。
之前,自己一直在做MIPS处理器的实现,其实对很多概念也没什么大的认识,对于FPGA的认识其实就是数字电路+Verilog。
其实,我个人认为FPGA的学习与研究千万不能冒进,就是要肯下功夫慢慢来,只要时间够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今天,自己主要做两方面事情:利用Xilinx SDK编写HelloworldC程序,并运行在ZYNQ的操作系统下运行。
其次,使用SDK编写Helloworld工程,配置ARM环境。
(一)利用SDK编写arm-cross-compile程序
今天才发现14.1以上的SDK貌似都可以直接编写arm-cross-compile程序。果断试一下:
打开SDK,新建工程,选择C/C++ —— C Project,如下图所示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printf("Hello ZYNQ.\n");
-
return 0;
- }
然后需要安装驱动程序CyUSB2Serial_v3.0.11.0.zip,并将Xilinx官网ZedBoard_OOB_Design.zip内容拷贝到SD卡上。调整ZYNQ开发板跳线帽位置,如下图所示:
mount /dev/sda1 /mnt
cd /mnt
ls
如图所示,其中hello.elf即为执行文件,
cd ..
umount /mnt
卸载U盘,关闭电源。
(二)建立Helloworld工程。
启动PlanAhead(以前一直以为这个是鸡肋,现在才知道它才是精华),进入新建工程向导。
生成工程文件,单击Project Manager栏Add Source,选择Add or Create Embedded Sources,如图。
单击run,数秒后,在超级终端可接受字符串,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