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疫情的爆发成为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但在具体推进和实施上仍然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挑战。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基本实现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陆续推进之中。在阻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无数不顾安危冲锋在抗疫一线白衣天使和逆行者,也见证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保护医护人员以及挽救危重症病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雷神山、火神山两大医院的5G实况直播,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边缘计算技术构建的能自动消毒和进行医疗物资配送的防疫机器人,以及用于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的云平台。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它们集体登场向世人展现出强大的能力。
01
重新审视数字化战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笔者与制造企业的专家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并就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对企业经营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跟踪评估。从这段时间的交流发现,受抗击疫情停工的影响以及远程复工模式的启发,企业对新兴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以前因各种问题的存在,企业对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顾虑较多。疫情发生后,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数字化发挥的作用。这显然是一个积极转变的信号。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资金投入有限、专业人才稀缺以及技术储备不足,使得企业在决定是否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更多显示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明显。在大型制造企业,由于信息化基础普遍比较牢固,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但凡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普遍受疫情影响较小,如富士康、广汽、格力等,这些企业的生产线智能化水平高,柔性制造能力更强,对生产人员依赖度低,在需要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切换生产能力,如生产口罩等。
因此,大型制造企业更关注深层次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如数字孪生以及基于CPS构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场景。而这些需求实现的基础在于横向打通企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链,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当然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如工业设备互联互通、关键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业软件及系统的重构等。
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层面,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缺工缺员的问题,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及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也让制造企业处境日趋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提质、生产增效和运营降本。
这次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对新兴技术以及数字化应用的认知,也坚定了企业推动数字化的决心,并加速了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一方面,基于新兴技术构建的产品在抗疫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很多先进的功能是无法用人来替代的。另一方面,面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急迫需求,基于新兴技术构建的数字化软件和智能化平台,极大的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的需求,在帮助企业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展现出强大的能力。
02
对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考
虽然疫情的爆发成为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但在具体推进和实施上仍然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挑战。
当前,大型制造企业已基本建立起了面向各个层面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领先的企业甚至已经从纵向、横向两个方向打通分散的数据孤岛,并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全联接。但这种数字化基础大多还是基于传统IT架构构建,并不满足日趋云化的智能制造体系构建需求。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战略,必须优先考虑业务云化和软件系统重构,以及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构建强大的工业连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受技术储备不足、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有限、解决方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较弱,智能制造发展相对缓慢。由于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处于全球产业链附加值较低的部分,盈利能力普遍较弱,难以依靠自身能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在这样的环境下,2019年政府开始大力扶持智能制造集成商的发展,希望借助集成商的力量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赋能。
譬如,金钼集团、贵州轮胎、西安法士特、泸州老窖等企业,就是在戴尔EMC的专业咨询团队的技术支撑下,通过对企业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顶层设计与蓝图规划以及数字化转型演进路径等进行评估,制定长远的数字化战略发展规划,并帮助这些企业迅速提高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能力。
通过对贵州轮胎集团总部及7家子公司的现状调研,戴尔EMC咨询团队梳理出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贵州轮胎的数字化转型制定了顶层设计与业务架构及应用架构。最后依据当前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建设项目预算及未来3-5年IT项目的演进路径。通过咨询规划,贵州轮胎提高了在轮胎行业乃至制造行业的影响力,也加深了对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理解,鉴于良好的数字化基础,贵州轮胎正在申报参与工业互联网国家顶层节点的试点建设。
目前,戴尔EMC智能制造规划和咨询服务主要从计划、生产、技术、质量和决策五大层面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部门协作实时化、制造响应敏捷化、车间生产透明化和资源配置优化四大能力。
① 在计划层面,通过打通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对供应商进行更有效率的管理;通过对生产的先进排程,使制造资源利用率和人均产能更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瓶颈问题,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释放企业资金占用。
② 在生产层面,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送达正确的地点,在降低库存的同时减少生产中的物料短缺问题,通过对设备与系统的集成,实时获取设备状态,生产过程和进度能够及时反馈,实现车间制造透明化。
③ 在技术层面,支持向现场智能终端及制造设备下发过程控制指令,正确、及时地传递设计及工艺意图。通过对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④ 在质量层面,通过对质量信息的采集、检测和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杜绝因质量缺陷流入下道工序所带来的风险。
⑤ 在决策层面,针对质量、绩效管理等提供业务分析数据,通过数据看板、图形或报表,获取实时信息,快速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使决策依据更详实,决策过程更直观,决策结果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