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出单片机典型的I/O口,即P1口电气结构图,如图所示。P1口通常是作为通用I/O口使用,不需要多路转换电路MUX。其输出级电路内部有上拉电阻,与场效应管共同组成输出驱动电路。因此,P1口作为输出时,不需要再外接上拉电阻,而当P1口作为输入口使用时,仍然需要先向锁存器写“1”,截止场效应管。 内部上拉电阻阻值很大,经过测量大致在330KΩ左右,而内部电源Vcc仅仅+5V,这样以P1.X高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为例,场效应管截止,相当于Vcc通过330KΩ的电阻向二极管提供电流,5/330*10-3=0.015mA,而二极管的点亮电流为5mA至10mA,这就说明单片机的端口只是驱动TTL电平,不提供或提供很小的驱动电流,所以在带负载时,单片机应当在I/O口加上驱动芯片。
为什么单片机的I/O口需要驱动?

为什么单片机的I/O口需要驱动呢?这个问题需要从I/O口的电气特性上进行解释。
关键词: 单片机 驱动


回复
有奖活动 | |
---|---|
【有奖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兑换京东卡 | |
话不多说,快进群!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 |
打赏了!打赏了!打赏了! |
打赏帖 | |
---|---|
Buck电路工作在C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被打赏5分 | |
buck电路工作原理被打赏5分 | |
基于MSPM0L1306的MODBUS-RTU协议通讯实验被打赏100分 | |
每周了解几个硬件知识+485硬件知识分享被打赏10分 | |
【换取手持示波器】树莓派PICOW网页烟花被打赏18分 | |
【换取手持示波器】树莓派PICO逻辑分析仪被打赏16分 | |
【分享评测,赢取加热台】教你五分钟本地部署蒸馏版本的DeepSeekR1-7B被打赏12分 | |
【换取手持示波器】蓝牙音箱更换电池被打赏8分 | |
【换取手持示波器】鼠标更换微动开关被打赏10分 | |
【我要开发板】4.传感器移植被打赏50分 |